今天看洞见有一篇文章《长假建议所有人:积极夺回线下生活》,这样讲到:现在很多人除了出门拿外卖,一到周末,就不会离开房间半步;一遇到假期,很多人选择的不是出门游玩消费,而是待在家里玩手机、刷视频。哪怕天气很好,也不愿出门看看风景,觉得懒得动弹……结果常常一个假期过去,反而陷入了越休息越疲惫的怪圈。像这种情况,人们几乎已经完全没有了线下生活,又怎么能感觉到生活的温度?
反思自己,好像确实有这样的苗头。国庆假期七天,我和老公也没有出去转转的打算。今天十一国庆节,我们除了到医院给老妈送了中饭,其他时间就是呆在家里看剧下棋,坐着坐着就躺倒在沙发中了。原来不这样的,到了周末我总喜欢去外面逛逛,有时是去商场看看衣服,有时是去公园游玩。可自从长沙成了网红城市后,我只要想起那人山人海的情景就打退堂鼓了,所以现在基本上不去五一广场、岳麓山、橘子洲等网红打卡地了,好像有密集恐惧症,其实也是自己享受“线上生活”的一个说服自己的借口。
我们要怎么摆脱这种生活呢?社会学家项飚提出了一个叫“重建附近”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人要有属于自己的小小生态圈,与周遭事物和环境发生互动。文章推荐了四种改变的方法:去运动、去聚会、去旅行、去体味人间烟火。比如这个长假,你就可以试着放下手机,夺回自己的线下生活。去附近散散步,和三五好友聚聚餐,或是自己精心烹饪一顿饭……这些富有生活气息的小事情,比起网络,更能消解你的孤独和焦虑。
闺蜜在前不久写过一篇文章,也和洞见的作者想到了一起,她推荐了在假期可以享受的几十个近在咫尺的小确幸。很多都是我们曾经一起做过,或者正在准备做的,其中很多就是走到户外去感受生活的活动。我希望我们能继续完成那些计划中的活动,让我不会继续困在“线上生活”中,感受平凡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