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照片为浉河港集云村 晓薇拍摄)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
————题记
讲授完《记承天寺夜游》这一课,合上课本时,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澄澈如水,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黄州月夜。那个人缓缓向我走来,面容逐渐清晰起来……
我分明看到,平静如水的他,眼眸中多了一丝落寞,眉宇间添了一缕惆怅,内心似乎藏着万丈波澜。只见他,挥毫泼墨,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苏轼月光”——《记承天寺夜游》,成为月色的绝唱,成就了他的诗文创作巅峰之一。“乌台诗案”差点给他带来灭顶之灾,好在皇恩浩荡,让他这个戴罪之身,有了活的转机,贬到黄州。在这里,贬谪的悲凉,失意的痛苦,好友的背叛……人生一落千丈,从此政治生涯走向低谷。
然而,命运却又是公平的,对于苏轼而言,大落又意味着大起。这期间,他靠着自己的豁达与乐观摆脱了凡尘俗世的藩篱,洒脱地在月下寻挚友,赏美景,抒真情。黄州,这个爱恨情仇交织地,居然又成就了文学史上名垂千古的他。
看看这一生的坎坷之路:杭州、密州、黄州、惠州,甚至是千里迢迢,荒蛮之地——琼州,都没有让这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倒下。苦难经历让他成熟,才情得到不断升华。一路南下,一路芬芳,苦涩的岁月沉淀出了一篇篇绝世之作。纵观他的一生,饱尝宦海沉浮之苦,却是“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豁达;“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乐观……。
林语堂曾评价苏轼说:“这个天纵大才,他给予世界者多,所取者甚少,他不管身在何处,总是把稍纵即逝的诗的感受赋予不朽的艺术形式,而使之长留人间”。他留给我们的,更多的是他那心灵的丰盈,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历史的长河永远奔腾不息,即使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仍能深刻地感受到:他思想的万丈光芒,犹如一束光,穿越过历史的隧道,沐浴着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的灵魂得到滋养,并生根发芽。
2019年9月11日晚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