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泡,这种只有菏泽才有的小吃,却是我从小吃到大的美味。在老家, 面泡这种小吃,几乎家家户户的女主人都会做,只是有的炸的好,有的炸的不好。而我母亲炸的面泡则是可以拿去出摊卖的那种。
小时候,面泡这种小吃也不是想吃就吃的,必是逢年过节才给做。如果平常的日子里,你吃着面泡去找小伙伴玩,那能把小伙伴们眼馋死,一准回家闹着让家里母亲也给做。
母亲做的面泡有两种,一种是圆形的,两头是平的,有点像小时候玩过的陀螺;一种是片状,俗称“老鳖拽”,但无论哪一种都让你吃了还想吃。说到“老鳖拽”,小时候还闹过笑话呢。有一年过节的时候,手里拿着面泡和小伙伴们一起显摆,笑嘻嘻的互问你家炸“老鳖拽”了吗?有的回答有,有的回答没有,回答有的就笑话一番,回答没有就暗自高兴一番,反正就是玩。正笑着闹着呢,一位领居大婶却让我们回家问问“老鳖拽”是啥,“老鳖拽”还能是啥, 就是面泡呀,我们当时还笑话领居大婶这都不知道,各自回家讲给自己的母亲听。年少的我也回家问了母亲,才知道原来“老鳖拽”是骂人的话,从此后,我们几个小伙伴再也不互相问了,也不再玩这个游戏了。
听母亲讲,面泡要炸的好,首先就要面和的好,不能软了也不能硬了。面和软了,面泡就会不成型,相反,面和硬了,面泡就炸起不来,硬邦邦的成了一个死面疙瘩。其次就是锅要选好,锅选那种专门用来炸面泡的平底锅,这样既不浪费油,炸出来的面泡形状也好看。最后就是火控制的好,刚开始火大一点,烧到油温八成热的时候,下入要炸的面团,以后就要把火控制的不大不小了,这样面泡就会慢慢的鼓起来,炸到焦黄色就用筷子翻个个,这样面泡的两端才会是平的。如果火大了,就会一下子把面团烫死了,面团起不来不说,还容易外熟里头生,就是外面看着熟了,里头却是生面,别提有多难吃了,火小了也不行,费时间不说还费油。
一个好的面泡,颜色焦黄,有着属于油炸食品的颜色,掰开一看,里头有着像蜂房一样的气孔,咬上一口,外酥里嫩,油脂在你口腔里迸发,手摸上去,外皮硬,用手一掐却又很软和,面泡炸成这样,那你就可以出摊去卖面泡了。
说了这么多,那母亲是怎样做面泡的呢?先是和面就与别人不一样。和面要用温水把面起子、小苏打和盐一起化了,然后加入面粉用筷子搅成面糊,就是用筷子挑着不能很快落下的那种面糊,然后盖上蒸布等着面糊发酵,面糊发酵好就开始用手开始摔打使其筋化,一直摔倒面糊变成平滑的“面膜”,就像炸油条似的面,然后再发酵,等第二次发酵好就可以下油锅炸了。
锅是母亲特意买来炸面泡的平底锅,火一般情况下也是母亲自己控制,她说只有自己控制火才能知道火的大小,所以这也可能是母亲炸的面泡这么好吃的原因,什么都亲力亲为,不假手于他人。
想念母亲炸的面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