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朋友们好!欢迎游览佛教艺术圣地海棠山。
来到海棠山,朋友们一定会问,海棠山是因山上生长海棠而得名的吗?当然不是,海棠是蒙古族名字的音译。
海棠山风景名胜区地处东北三大名山之一的医巫闾山,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板镇大板村,剧阜新市区22公里,总面积15平方公里,海拔715.5米,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
海棠山由摩崖造像景区、松涛风韵景区、云落碧水景区、霞起青山景区和峰峦叠嶂景区五个部分组成,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典范,是闻名遐迩的藏传佛教名山。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粗犷雄浑的“佛”字造型的山门,左边的单人旁代表人,右边弓箭的弓加两竖,代表人生之路曲折漫长,人们只有通过曲折漫长的修炼才可以成佛,同时寓意着佛光普照大地,和平永驻人间。
山门上方由末代皇帝溥仪之弟,当代书法家溥杰题写的“海棠山普安寺”六个金灿灿的大字。普安寺,俗称大喇叭洞,是阜新地区仅次于瑞应寺的第二大寺庙,始建于1638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历经270余年,有6代5位活佛相传。
由于清王朝倡导佛教,蒙古王积极支持,所以普安寺不断扩建,历时百余年,终于形成了具有完整体系的藏传佛教寺庙建筑群。寺院建筑依山势布局,寺内雕铸壁画及众多佛像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烟火鼎盛时期,喇嘛多达1600多名。普安寺的主体建筑是大雄宝殿,大殿正中门上挂着道光皇帝御笔钦赐的“普安寺”匾额,两侧壁画有四大天王像。重新复建的大雄八点建筑面积达968平方米,建筑风貌十分宏伟壮观,整个大雄宝殿用黄金6斤,宝石1200块,是目前东北地区修复建设的最大一座藏传佛教庙宇。
殿内的这座高9.9米的大白伞盖佛母像是全国最大的室内雕塑佛像之一,他们集中暗示了普安寺民族宗教文化的动人风采,这座佛寺对祖国的宗教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海棠山以峰峦、峭壁和古松等自然景观最具特色,各种奇峰怪石十分独特,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些岩石。
这是蛤蟆石,相传在很久以前,在这里经常遭受虫灾,有一年天大旱,虫灾严重,农田已尽绝收,大家正在心急如焚之际,一位白发仙人来此,他手指青山口念咒语,霎时间漫山遍野变成了“蛤蟆世界”,只见成群结对的蛤蟆奔向田间,各个张开大嘴,将害虫吞入腹中。
虫灾解决了,接着白发仙人又口吐一气化作满天乌云,顷刻间降了两个时辰的大雨,随之旱情也解除了。仙人临行前,将山坡上一块巨石点化成蛤蟆面视田野,用以镇服害虫,使这里永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大家看这个龙盘石,传说海棠山在远古时期是一片汪洋大海,地壳变迁,使海水退走,龙王的一个儿子留恋这里的美丽风景不愿迁走,便化作小身形藏在一块巨石岩缝里,玉皇大帝知道这件事情以后,便将龙子点化为这块藏头缩尾的龙盘石。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尊巨大的摩崖造像时释迦摩尼像,他高4米,坐在巨大的莲花宝座上,其姿态安详,雕工精美,堪称一绝。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海棠山的仙就是堪称天下奇观的采用藏传佛教密宗之法雕刻的摩崖造像群。海棠山摩崖造像雕刻于清代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章嘉活佛率其弟子来此传佛,在俊俏的奇怪岩石上雕刻佛像,现在保存完好的有267尊,最大的高5米,最小的仅有30厘米,历经300多年风雨侵蚀,至今仍色彩清晰,被专家学者称为“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
由于时间有限,今天我们就游览到这里,希望这里的每一尊佛像雕塑都能带给您一个美好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