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原创作者为戴德文,本文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及原文出处。
提到“低品质勤奋”一词,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它指的是一个人虽然处于很努力、很勤奋的状态,却没有与投入成比例的学习产出。亦即所谓的“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网上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已经泛滥成灾,我为什么还要拿这个话题来写?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也遇到了这个问题。
这几天我在反思自己的学习为什么没有进步时,发现自己已经掉入了这个“低品质勤奋”陷阱。所以我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我渴望找出原因,以阻止自己的无知行为。
以前我也看过一些关于“低品质勤奋”这个话题的文章,他们分析出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容易待在“舒适区”。
2、缺乏目标驱动。
3、错把手段当目的。
他们分析的也没有错,但我认为这些可能还只是技术层面的原因,它们背后应该有更底层的规律在支配着。
查理芒格先生经常告诫后人,面对一个问题时,要运用各种重要的思维模型(亦即“普世智慧”)去思考,这样才能提高认知深度,挖掘到更深层次的原因。鉴于此,我又重温了那部《穷查理宝典》,期望能在里面得到启发。
我在“查理-芒格的人类误判心理学”章节中找到了答案,这些心理学上的解释才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才是更有行动指导意义的普遍规律:
1、避免不一致性倾向。
为了节省运算空间,人类的大脑不愿意做出改变,这是一种不避免不一致性的形式。这跟我们人类进化是密切相关的。这种错误倾向造成的后果就是,我们更倾向于“维持现状”,固守一些错误的观念。这种误判心理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更容易待在“舒适区”。
2、受简单联想影响的倾向。
我们往往容易因过去的某种行为获益,而简单联想到行为的合理性。比如有人在买彩票时中了大奖,很多人就会想当然地认为购买彩票是快速致富的一种正确手段,而完全无视数学中的概率理论。
我反思了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其实也受到了这种简单联想的影响。我在初学阶段时用了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取得了一些学习上的小进步,从而我想当然地认为那些学习方法在现阶段也是适用的。这就是所谓的“一招鲜,吃遍天”。在这种误判心理的影响下,我的学习行为变得有些愚昧和无知,我仿佛戴上了“自己给自己锻造的枷锁”,作茧自缚,这也是导致我在后期学习过程中效率不高的原因。
幸运的是,真诚的查理芒格先生在他的演讲中给了我们应对策略:
避免因为过去的成功而做蠢事的正确对策是:
(1)谨慎地审视以往的每次成功,找出这些成功里面的偶然因素,避免受这些因素误导,从而夸大了计划中的新行动取得成功的概率。
(2)看看新的行动将会遇到哪些在以往的成功经验中没有出现的危险因素。
3、奖励和惩罚超级反应倾向。
我们喜欢待在学习的舒适区,因为那一切都是我们熟悉的、可控的,我们不断地忙碌和重复同一种方法,给自己带来了一种“看似勤奋”的错觉,这种虚无的“安全感”给了我们的大脑错误的奖励反馈,在这种由激励机制引起的偏见的影响下,我们会固守原有的思维模式,继续使用与现阶段不匹配的学习方法。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们容易掉入“低品质勤奋”的陷阱是由以上三种错误心理倾向共同作用的结果。
或许你会问,知道这些东西什么用?它有什么意义呢?
我认为,别人的成功往往很难被复制,但通过学习前人总结的错误和教训,能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节省很多宝贵时间。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技能。
我们生而为人当然无法避免犯错,也不可能消除所有的“认知偏见”,但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和认识它们,尽量降低因偏见而犯错的概率。查理-芒格先生经常在演讲中反复强调运用逆向思维的重要性。因此,我虽然不知道如何才能成功,但我可以学习“如何才能避免失败”。正如书中提及的那句话:
如果我知道了将来会死在某个地方,那我永远都不会去那里。
大家好,我是戴德文。如果你恰好也喜欢我的文章,那就请你不吝点赞和关注我吧。
由两则地铁广告引发的“学习”思考
如何在唐诗宋词中学习摄影?
“学霸”养成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