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卡罗尔德韦克
第一章 思维模式
一、人类分为可应对困难和不能应对困难两类。
01.可应对困难和不能应对困难,用现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抗压能力。有人经历失败以后可以转变为动力,创造出财富。这种就是富有的思维模式。而有的人经历失败就会一蹶不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带来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果。
02.人为什么会不同?
物理上的依据:
头骨上的凸起,(颅相学)头骨的大小和形状(颅骨学)还有基因学说。
另一方人则认为:
人们的背景,经历,接受过的教育,以及学习方法的不同。
现代哲学家:
断言个人的智力是一个定量,这个定量是不会越来越多的。
对抗方:
通过练习,培训以及最重要的方法,来设法增加自己的注意力,提高自己的记忆力以及判断力,让自己切实变得比之前更聪明。
科学家们了解到,人类在终身学习和大脑发展这一方面比我们自己想象中的更有潜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先天遗传的才能。可能在最开始的时候,人类会展现出不一样的气质和才能。但个人的经历,能力的培训以及个人努力。会对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人类的某项专长并不是固定的先天能力决定的,而是通过有目的的锻炼获得的,一开始聪明的人不一定到最后还是聪明的。
二、两种思维模式对你意味着什么?
01.固定型思维模式:
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
现实生活中,太多人在课堂上,在工作中,甚至在他们的个人关系中,每时每刻都需要他们对自己的智力,个性以及特征进行证明。每一刻都在接受评估,我会成功还是失败?我看上去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我是会被接受的,还是会被拒绝的?我看上去像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
02.成长型思维模式:
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培养的,即使人们在先天的才能和资质,兴趣或者是性情方面都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
当你有时间提升自己的时候,为什么要浪费时间一遍又一遍的去证明自己的杰出?为什么要掩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去改变它们?为什么要找那些只能保护自己自尊心的人,而不是那些可以促进自己成长的人作为朋友和搭档?为什么要去找那些自己屡试不爽的事,而不是去选择一些可以提高自己的事来做?事情发展不顺利的时候,也能拥有这种想要提升自己并坚持不懈的激情,这就是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身上的标志。这种思维模式让人们在人生遭遇重大挑战的时刻依然可以茁壮成长。
三、两种思维模式之下的不同生活。
通过一个故事来了解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假如你是一个年轻人,经历了非常糟糕的一天,你去上一门对你来说很重要的课,而且你非常喜欢这门课,你的教授公布了期中考试的成绩,你得了C+,你非常失望。等到晚上准备回家的时候,你发现自己的车上贴了一张违章停车罚单,你感到非常气愤,打电话给最好的朋友,想倾诉,但是却没有打通。
固定性思维模式者会产生彻底失败感和无力感。他会这样说,我感到被拒绝了,我是一个失败者,我是一个傻瓜,我感到自己很没有用,而且愚蠢所有人都比我优秀,我太差劲了。换句话说,他们会把发生的事当做一个衡量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的直接标尺。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他们这样说;
我会更努力的学习,下次停车的时候我要更加的小心,不知道我的朋友是不是今天过得不开心,c加这个成绩告诉我,我必须在课堂上加倍的付出努力,我依然有半个学期的时间来提高我的成绩。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不会给自己贴标签或对自己失去信心,即使在他们感到沮丧时,他们也会准备好去承担这个风险,直面挑战,继续为此奋斗。
四、自我审视,谁能准确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中,大多数人对自己的表现和能力评估不准确。而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自我评估的准确性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可以发展的。那么对自己现在的能力水平就会持比较开放的态度。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评估的结果难免出现失真,或者评估的结果有些被夸大,有些则模模糊糊。
接触的人拥有逆向特别的才能,就是这样,人生中的挫败转变成为未来的成功,创造力的研究人员也同意此观点,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能产生这种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精神。固定型思维模式让你更关心别人是如何看待你?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让你更关心你能否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