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一项你目前从事的活动,解析其非唯一性。
在今天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五种时间的全部构成。那么在逐渐掌握它的过程中,也一定可以开始为自己的五种时间设定优先级,探索到“什么对你来说目前是最重要的”。于是你现在拥有了一个全新的打量生活的视角,可以站在时间管理的花园顶端向下俯瞰。
可以说在学习五种时间之前,来自生活的信息,就像一锅沸腾的能量,会一直消耗你的大脑算力,包括做什么、不做什么、做多久,这些庞大的已有信息,就很难被全盘理解并控制,于是人就容易被阻隔在最脆弱的环节里。而且人一天的精力和能量实在有限,当在一件事情或情绪上耗费了太多心智,就会在其它事情上感到乏力,所以了解时间、整理时间、掌管时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是经过我们了解了五种时间的系统之后,就不同了。无论你曾经有没有过时间管理的意识,无论你的时间管理偏好是什么,你都可以从现在开始,打破旧有分类,获得重构时间的自由。
不过,在这个从深陷混乱的时间观,到对时间运筹帷幄的过程中,你肯定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虽然已经了解了五种时间的概念,但很多时候还是会“按照直觉和本能”处理它们。甚至有的时候,你还会因为别人的选择而动摇,这也是在时间选择上的一种从众心理。
所以从今天开启的这个单元的学习非常重要。
因为你会在其中获得一项能力,让你能构建自己的时间花园,这项能力就叫做“掌握折叠时间”的能力。
在这个单元学习的第一天里,先来说一下五种时间的“花园模型构建思维”。它并不复杂,在“直觉思维”和“结构性思维”之间,其实只有两个步骤的差距。
1、先觉知自己正处在哪种时间中
2、确认这种时间是不是自己的选择
有了这两个步骤的概念之后,就欢迎你来到五种时间体系中最关键的地方。今天我们要做的是“五种时间的模型重构”。
那么建立五种时间管理结构的第一步就是:你要辨识时间的非唯一性。
这里的非唯一性指的是:同一件事,在不同的场景、身份、需求下,可能属于不同的时间类型。
时间类型的划分,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你的职业、年龄、社会身份、身体状态、直接或者是间接的目的。换句话说,当别人选择了做这件事,同时你也选择了,但由于以上的因素不同,你们选择背后的意义可能全然不同。
出发点不同,目的不同,那么过程感受也不会相同。看似做了一样选择的两个人,未必是一样的动机。所以对你来说,这段时间属于好玩时间,但是对于另一个人来说,也许就是生存时间了。因此,当你判断进入一件事情时,如果拿别人当做自己的标准,这个参考就需要非常谨慎,因为你们本质上是不同的。
来举一个例子:一个家庭主妇,一个假期学生,一个美食博主,一个厨师,他们同时报名了一个高级法餐烹饪班,四人为着不同的目的而来。
家庭主妇由于家庭分工,不得不做饭。在他律中做饭水准又需要提高,于是她来学习,那么这个学习过程是她的生存时间;但如果她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了期待和热爱,这就有可能变成心流时间。
这位假期学生正在解锁自己的人生技能清单,清单上还有做法餐没有打勾,于是他来这里看能学到多少、能不能学会,这是他主动去选择,让自己体验最大化,很显然来上课是他对好玩时间的探索。
美食博主每周有视频要更新,制作好看的烹饪视频,就是它的核心竞争力。她计划在学习的同时,用视频记录下全过程,对于她这是典型的赚钱时间。当然因为周更的压力,这也可能同时是他的生存时间。
对厨师而言,这段学习过程对他来说,极有可能是在生存时间、好玩时间、赚钱时间和心流时间之间切换。比如他可能本身是因为想要逾越眼下的生存时间而来,想从被动生存变成主动生存,找一个好教练,制定了艰苦卓绝的训练计划。
但学习一开始,就发现法餐非常有趣,而自己又颇有天赋,那么学习过程就渐渐变成了好玩时间。
进入学习后半程,他决心就此转行到法餐行业来,早出晚归开始努力钻研,这样就从主动生存进入到了赚钱时间。
再后来,他开始废寝忘食地沉浸在法餐的烹饪中,研发新的料理,专注于烹饪这件事本身,获得了非常愉悦的精神体验,成为了最有成绩的学生,这对他来说就是典型的心流时间。
通过这个例子,就是想来说明时间的非唯一性。在你选择去做一件事的同时,也许你抱有初衷和固有的目的,也专注地寻找快乐。但是这份快乐并不是凝固不动的,它是发展和延伸的。就像好玩时间很可能成为你的心流时间,你很可能因此进入真正的赚钱时间。当然,也有可能在赚钱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退回到生存时间。
同样一件事,对于不同的人,它就是不同的事;
同样一件事,对于一个人的不同人生阶段,它也不是同一件事。
这样大家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我们不应该轻易的追随别人的选择。
当你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一件事情之后,如果再看到其他人做出“考公务员、出国读书、创业、结婚、生子或任何一个选择”时,就有能力辨识,他人的选择对你来说是否具有参考性了。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好的选择,但对于你来说,真的未必是。
一旦拥有了这个能力,那么即使当你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做出了类似的选择,你也会独立思考,你到底是不是绝大多数人。或者说,你也可以思考,那些绝大多数人,是不是因为没有这种五种时间分层思考的能力,才从众做出了这些出发点模糊的选择。
在选择的世界里,山不是山,水不是水,选择只是他人的选择,除非你深深的认同和懂得这个他人,否则他人的选择和你毫不相关。
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我们提出了一个大家都会遇到的问题,那就是“道理听过很多,但在处理时间问题上,还是依靠本能思维”,以及“在时间选择上的从众心理”。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两个步骤,那么在你自主选择做一件事之前,可以依照这两个步骤进行考量。
后面我们学习了“非唯一性”这个概念,概念很重要!
因为每个人选择做一件事动机和目的不同,那么这段时间的类型也就不同了,并不具备绝对的参考价值。
明天,我们将进入五种时间管理结构的第二个步骤。
Day 68
选择一项你目前从事的活动,解析其非唯一性。
拿我现在“学习心理学”这件事情来说吧。这段学习过程对我来说,就是在生存时间、好玩时间、赚钱时间和心流时间之间切换的。
①
我来学习心理学的本身,是因为想要逾越眼下的生存时间而来,想从被动生存变成主动生存,找到一个好的系统,三两教练,制定了完善的从业和训练计划。
②
但学习一开始,就发现心理学非常有趣,沙盘、塔罗、绘画、催眠等等疗法,逐一试了个遍,而我自己又颇有天赋,引领老师和老学员都觉得我悟性很高。那么学习过程就渐渐变成了好玩时间。
③
进入学习后半程,我决心就此转行到心理学行业来,早出晚归开始努力钻研,这样就从主动生存进入到了赚钱时间。
④
再后来,我开始废寝忘食地沉浸在心理学的应用中,不断尝试新的领域,专注于心理学这件事本身,获得了非常愉悦的精神体验,成为了很有成绩的学生,这对我来说就是典型的心流时间。
同样一件事,对于不同的人,它就是不同的事;
同样一件事,对于一个人的不同人生阶段,它也不是同一件事。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不应该轻易的追随别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