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时候一直所受的教育就是做人要谦虚、要低调。以至于我们人到中年了,还不敢大大方方的接受赞美,更不敢主动说自己的好。
比如有人赞美我们一件事办得很好的时候,我们总会谦虚的说哪哪做的还不够。有人称赞我们的孩子很优秀的时候,我们也总能说出孩子存在哪些缺点,还不够好等等。
当然我们更难以主动说自己哪好,自己的孩子哪好,自己的家庭哪好,总是觉得这样说,会让人认为是显摆得瑟。
当然谦虚确实是美德,做人也确实需要谨慎,但我觉得从人的心理层面出发,一个人在感觉好的时候才能做得更好。
所以当我们做得好的时候,有人鼓励赞美我们,我们就大大方方的接受,并感谢别人的鼓励,而不是总是谦虚的自己哪哪没做好。我们发自内心的认为自己值得被肯定,值得被赞美,对赞美要有一种配得感。
同理,如果孩子做得特别好或者成绩特别好,或别人认为我们的孩子很优秀的时候,我们也不要急于去否定,觉得孩子只是偶尔好,还有更多的不好。
很多家长不敢说孩子考得好的成绩,也许因为你低调,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你对孩子的成绩没有信心,你怕他只是偶尔考好以后考不好。
如果你相信孩子会越来越好,有啥不敢说孩子的好成绩呢?当然不需要说的时候肯定不会说,但需要说的时候就大大方方的说,是我们对孩子的相信,我们相信孩子的成绩会越来越好,对好成绩要有配得感。
还有:遇到一个很喜欢的人,但是总觉得对方可能不会喜欢自己;遇到好的公司,却下意识地认为自己能力不行;领导要提拔你,但你却莫名的担心不能胜任,理由很牵强或者一堆理由;遇到赚钱的机会,你却找理由认为赚不到钱或者这钱不能赚(当然非法的不算);已经在实现理想的路上,也被更多人肯定成就,但是觉得这一切自己承受不起……。
这是因为什么?是因为我们真的不够好,真的没能力,真的不需要,真的那么忙?或许都不是,而是因为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不配得。潜意识里认为不配得到金钱,不配得到重用,不配得到满意的伴侣……
是因为潜意识中有一种“不配得感”。“我想要,可是我配不上”,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美好的事物。这是一种心魔在作祟,认为自己不够优秀,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和闪光点,好的东西,认为自己用了可惜,潜意识里,是觉得自己不配使用高级的东西,只有便宜的才敢放心大胆地用。
那么“不配得感”追其根源在哪里?
关于潜意识里的不配得感,是因童年经历造成深深的自卑,进而做出潜意识定义,认为自己不够好,不配得。
也许只是因为小时候被父母否定打击得多,总拿“别人家的孩子”的优点来比你的缺点, “这个太贵了,不买”,“爸妈赚钱不容易,别浪费”……渐渐地,这种“我不配用高级东西,我不配拥有美好的事物”的观念就在潜意识中根深蒂固。
当我们带着不配得的觉知时,竟然出现那么多产生不配得感的地方:金钱,升职,友谊,爱情,家庭,事业等等方方面面,甚至是睡一个懒觉,吃一顿大餐,买套名牌化妆品,细枝末节里都有。
这是为什么?“不配得”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不配得到父母的爱”。
如果一个孩子,童年时遭受过体罚,打骂,侮辱等伤害,经历过“不乖就不要你了”之类的语言威胁等等。所有经历,无论开玩笑也好,半真半假也罢,孩子都是认真的,因为孩子心灵是敞开的,伤害是彻底的。孩子是最好的信息接收器,却是最差的信息解释者。孩子会认为父母这样对我都是因为我不够好,我不值得被爱,如果他认为连最亲的父母的爱都不配得,他还能配得什么?
因为不配得父母的爱所以不配得其他美好的东西。不配得好工作,好伴侣,好职位……根本原因是因为不配得到父母的爱。
怎样提升我们的配得感?
首先要建立与父亲和谐的关系,其实建立与父亲的连接并不是要我们天天和父亲见面又或者每天打电话,这种连接是内心的连接,是深层次的连接。你真心接受父亲吗?你真心爱父亲吗?你真心尊重父亲吗?
父亲代表力量的来源,母亲代表爱的体现。
与父亲相处融洽的孩子,通常内心比较有力量,安全感比较足,而在事业上也会容易有成就,因为ta永远愿意尝试,不怕失败,失败了受挫了,还有父亲顶着;同样也体现在与金钱的关系上。
金钱其实是一种能量,与父亲关系融洽的孩子,对金钱的处理和把握也将更加娴熟和自然。说白了,也就是更加能够吸引钱,与钱更加有缘分。
很多配得感不足的人,其实更多时候的体现就是内心力量不够,与父亲的连接不完善,所以不足以支撑掌握金钱的能力。
外在的一切都是我们内在的表现。只有我们真心的去爱父亲,尊重父亲,接受父亲,我们外在的物质世界才会越来越圆满,越来越丰盛。
20220404叶雪白每日一省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