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哪一个瞬间觉得自己特别孤单?
可是明明一切都稀疏平常。
晚睡早起上学放假,天大的事情一顿不落,怀念昨天期待明天,或者是任何还呼吸的今天。
就像今天我点开了邓紫棋的《差不多姑娘》,突然之间觉得很哽咽一样。
·
生活在城市各个地方的姑娘,大概都是同样的无助。
日复一日,我们谈梦想谈远方,在这场漫漫征途中,我们还是把自己熬成了一个普通人。
刷着差不多的微博,吃的差不多的瓜,举着差不多的V,在差不多的街头,摆着差不多的pose。
差不多的丧,还怨没有人理解你。
·
如何变成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姑娘?
-
<学会自爱>
“生女儿没压力,长大以后不用买房真轻松。”
现在这句话,还有多少家长天天挂在嘴边呢?
或者现在还有多少人觉得自己是个女孩,所以理应得到更多的优待?
依我的看法,这不过还是男女不平等高级说辞罢了。
·
我印象很深刻的一档综艺节目上,由于一个姑娘因为跳街舞跳了很多遍最后还被淘汰了之后,她满腔委屈地控诉那个评审老师,“你怎么能这样呢?我是个女孩啊!”
这句“我是个女孩啊”的话一出来,我就愣了一下,我不由得想起各种“女士优先”,这本来是一种社会的良心,可是为什么现在已经有种变了味的意思?
·
如果可以,我真的想对电视机里的那个姑娘说,“女孩与别人没什么不同,我们也可以精神独立,经济独立,也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取得好的生活。如果要获得别人的尊重,我们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单凭着一句‘我是一个女孩。’”
·
而恰恰因为我们是女孩,我们应该更加自爱,更加有尊严的活那一辈子。
-
<你应该要配得上你所吃的苦>
提起张幼仪这个名字,很多人应该都不陌生,她就是徐志摩的原配。
当人们都在为徐志摩的浪漫、热诚、痴心和执著着“摩”时,回看当年,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对他的原配夫人张幼仪是无情而残酷的。
·
张幼仪的一生大概可以分成去德国前和去德国后。
去德国前,她大概是什么都怕,怕离婚,怕做错事,怕得不到丈夫的爱,委曲求全,可每每都受到伤害;去德国后,她遭遇了人生的最沉重的怆痛,与丈夫离婚,心爱的儿子死在他乡,人生最晦暗时光,如一张大网,铺天盖地笼罩着她,一切都跌至谷底。
·
如果她就此沉沦痛苦,那大概之前那个狠心抛弃她的丈夫也不会在之后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提到“她是个有志气有胆量的女子……她现在真的‘什么都不怕’。”(她指代张幼仪)
张幼仪带着一颗破碎的心辗转德国。边工作边学习,学得一口流利的德语,她严肃的人生理念契合德国严谨的工作作风,找到了自信,找到了人生支撑点。
·
很多姑娘常常跟我说她们所吃的苦,可是我更想说的是,有时候,你是谁,比你做了什么还重要,甚至因为你有价值,你的善良,牺牲,奉献,甚至爱情才有价值。
话糙理不糙,人活着要为自己争一口气,说的还是那个道理,更何况是我们女孩呢?
-
<你的丧,其实只是你的矫情?>
我记得我曾经也有一段很丧的时期。
我的丧和颓废成正比。
我一边和朋友说我怎么怎么丧,一边抱着手机坐在床上就是一天。
后来我突然就明白了,如果你忙起来,各种事情都做起来,你还会觉得丧吗?
·
我之前在网络上看到一句话,没有人会忙到没空理你,那反过来,谁也没有义务天天听你的丧里丧气。
姑娘,在人生不如意的时候,能不能把窗帘拉开,看一看那片永远蓝着的天?
我更希望你把对别人说着自己不容易的时间,拿去逛一逛商店,买一套好看的衣服,买一套合适自己的护肤品,到咖啡厅喝一杯咖啡,看一本书。
·
在你自甘堕落的时候,全世界都在昼夜狂欢,你怀念过去的时候,过去里的每一个人都没空等你。
或许有一天你可以笑着,把打在手机屏幕上的“我很不好”努力改成,“谢谢,我过得很好。”
-
我希望这世界所有的女孩,都可以活成独一无二,而不是丢进人群就差不多的那个人。
或许每个人都不完美,生命也有裂痕,我们应该做的是,让那些阳光照进来,让生活真正开出花。
能做一个女孩,我很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