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晨读感悟

1. 坚持己见和固执己见

乔布斯的故事让我联想到前几天的一个概念——大脑舒适区,说人们往往更愿意接受自己喜欢的,更愿意相信自己认同的。所以,我们在看成功学的案例时,需要注意的不是成功者身上的标志性形象,而是决定成功的那些素质。所以,才有了这样的说法:——成功多数都是相似的,但是,成功却是不可复制的。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以介绍乔布斯的一些文章为例,我们通过文章的描述,或许看到了“暴君”这个标志性形象,但是如何理解这个形象却是一念之间。因为有强烈的个人观点和固执己见是有本质的差异,强烈的个人观点背后,有着对其他观点的解读和判断。

2. 复利式成长

复利的算式第一次看到被解读为学习的积累时,内心确实是有一种为之一震的感觉。把利息移植到学习成长上面,妥妥的没有违和感,并且说服力强悍的让我没有抗拒的时间。然后朋友圈也看到过好多次,可见这个算式圈粉无数啊。这个算式初期对我的激励是每天都要有小的进步,因为让我看到了希望,巨大的成功是由细小的努力积累的,只要每天进步一点就可以,这并不是很高的要求。

这次再猫群里再读,我思考了很久很久,想要看看不同的角度:

① 经得起平淡期。

复利需要长时间的累积,爆破式增长发生在后期,所以,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如果过于功利,那么很可能在前期收益平淡期放弃。

② 正确认识每天进步的 x%

从算式看,1%的进步在长期的积累下都是不可小觑的,然而,我们需要认识的是,今天的1% 和明天的1%,基数是不同的,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每天拥有的时间和精力是相对固定的,如何让以后得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增长的更多?前段时间在准备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书里面有提到一个关于学习增长的模式叫螺旋式,具体可感的,就是当我们回过头去看以前的只知识时,往往发现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当时觉得很难,现在甚至可能有多种方法解答。为什么呢?因为随着积累,我们的知识在不同的学习中形成了一个系统,这张网反而让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更自由。正如我们看到的很多的大咖,还都是跨界的。

所以,如何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并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才有可能实现复利式的增长。

3. 留有余量

这让我想起贴木地板的故事,有经验的师傅,在贴木地板的时候,往往会留有余量,因为木头是有涨缩的,如果一开始就严丝合缝,后面可能会鼓起。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其实都是随时随地在变化着的,当一些突然的计划在的变更发生时,如果我们没有给自己一个缓冲的空间,那么就会处于非常被动的境地,而且可能导致连锁反应。

记得之前给自己定计划,每天下班后坚持学习,当时考虑到加班,也把计划做了一定的弹性。可是当我执行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太多太多的产量存在,比如,某天部门有个聚会,隔天有个朋友生日,再隔天,刚好爸妈或久未联系的朋友来电话聊了很久,于是计划一再被打破,然后,整个心里都是挫败感。为什么呢,因为,我既没有对时间设定余量,也没有给应对变化和计划耽误后的应对心态设定余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乔布斯:观点鲜明但不固执己见 (1)观点鲜明 乔布斯自传中,找到3段与研究有关的乔布斯引言: 1.1982年,...
    冰青玉杰阅读 369评论 0 5
  • 故事1 乔布斯表面给人独断专行的印象,仿佛是个暴君,事实上,他有很强的个人观点,但毫不固执。 苹果一个前员工,任中...
    一米的树洞阅读 156评论 0 0
  • 001 观点鲜明而不固执己见才是更好的选择。 002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一开始可能很小,但就是这点细微的差距在时间的...
    小黄2333阅读 141评论 2 3
  • 001首先人要有自己的主见,能经过认真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一件事情不能大多数人都说就也跟随大流,自己要有判断,别人...
    小螃谢阅读 129评论 0 0
  • 1.人应该要有自己的主见 如果没有主见,就容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最终一事无成。 柯尔家的人都以画画为生,柯尔也非...
    好听的暖阳阅读 29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