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没有多少时间去看电视,可我最近却迷上了《山海情》。
在老家,每天晚上也看会儿电视,本来我是不看的。突然下起了大雪,也不能出门,就和孩子一起看吧!没有看电视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趣味,可看了一两集之后却发现一点点被迷上了。
土坯房,黄土,还有那些低矮的小山坡,除了土多,好像还是土多。眼里渴望的绿色遥不可及。这样的环境,生活着一帮热爱生活的父老乡亲。一步变迁的历史让人感动。
我是从中途接上看的,其中一个情节让人记忆犹新,我觉得是变迁的一个小缩影。马德福为了给村民们通上电,天天跑到供电所,就差一户,达不到60户的标准,就是通不上电。电呀!为了全村的电,他一直在跑。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共鸣。
过去的一幕幕在眼前重现。我们家离最近的邻居至少也有20米的距离,离电线杆至少也有100米吧!就这百米的距离,我家成了周围用电最远的一户。在那个年代里,越远意味着电表箱离入户越远,用的电线也最多。为了省钱吧!我们家买的是两根在一起的线。两盘子线说是百米,当通到自家的时候也够呛。风吹日晒,线容易老化吧!每当停电的时候,最难过的莫过于邻居有电而我们家没有电。
没有电怎么办呢?只能自己检修。把电线从杆上松下来,一节一节的检查。刚开始,实际上不会检修,只能找有磨坊的庄里人修。因为他们的用电经验丰富。找一节短线,接一个灯头,线的两端接上缝线针,一节一节的试。可恶的老鼠总是给人搞破坏,家里唯一的一把钳子,老是被它不经意间把胶皮咬去一块。用的时候,只能小心翼翼的用。稍不注意,当针扎进电线的外皮时,一股发麻的滋味就传到了手上。赶紧松手,赶紧扔钳子。触电的滋味才在瞬间消失。
掌握了一种方法,每次停电,这个方法就成了百用百灵的方法。我也习惯了被电击的滋味。只是心中暗自庆幸,这只是220伏的电压。
当看到马德福为了电而奔波,我想起自家的电。用电的确很不容易。蜡烛的光微弱,煤油灯熏眼睛。有电总比没有电好。只要一停电,就想办法赶紧修。值得让人松口气的事,就是保险丝被烧,自己找一节保险丝换上。没有保险丝,找一节铝线暂时代替也行。
风有时候会来,雨也会来。最倒霉的时候,是下雨了,线断了。线都是从空中架设的,检修就得从人家地里经过,天不晴,就不能去人家地里。雨下几天,就得等几天。幸亏还有个土炕,如果使用电褥子的话,那就惨了。当别人开始拆掉炕,用上床和电褥子时,我们家还保留有炕,为的就是以防停电。
停电了,当别人家的灯光从远处传来,自己的心情无法言表。电视成了摆设,电灯也是一根线掉在头顶的圆球而已。当太阳挂在高空,抬上梯子,赶紧就去检修线路。
后来,农网改造在千呼万唤中终于来到。我们家再也不用为了那长距离的线而担心停电。
那时的时光,想起来都苦。当看见电视上的那一幕时,那种苦滋味再次被勾起。如今,时过境迁,一切都好了起来,这也算是一种变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