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重塑技术(3)
情境的重要性
我们的生存模式是年幼无助时在家庭中发展出来的,而家庭这个情境,正是萨提亚干预方法的重塑目标情境的特殊性,也就是我们所处的时间空间,以及每一个独特家庭的场景,塑造了我们的学习经验,同时为我们提供了改变他的方法,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看到我们采用的生存模式,在当时的时间和地点是必须的,却不适合现在的情景,那么我们就可以开始改变了。
我们对父母的原生家庭进行了解,为了了解过去与我们当下的生存应对模式相对应的原因和关联,让我们更好的追根溯源,因为前面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每一件事情都被我们记录在意识当中的某个部分,它会在特定的条件下被提取出来。回顾过去发生的事儿,增加我们的觉察、知觉力。
有一个例子发生的情境与父母双方的关系有关,当两岁大的孩子吮吸自己的大拇指,妈妈会向他微笑,而孩子的父亲只要在场,就不允许他这样吮吸大拇指,所以当孩子的父亲和母亲同时在场,母亲不再对他微笑,而是告诉这个小男孩儿,把手指从嘴里拿出来,对此,孩子可能产生的感受包括拒绝、困惑和低自尊。
家庭重塑的主旨是增加一些新的信息和知觉,创造出一种环境,让孩子能够对父母的爱产生新的觉察和理解,并意识到问题在于父母的关系,而不是他的行为。
我们可以把行为置于事情发生的情境中,有效提高个体的自尊。问以下三个问题,他是如何发生的?它具有怎样的意义?他是怎么从a发展到b又发展到c的?回答这些问题澄清体验产生的情景,提升个体的能量与自我价值
记得小时候大宝贝就是会吮吸手指,各种尝试还是会吮吸,然后姥姥就给缝了两个手指套套上,我想知道那样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和当时的情境有关吗?
改变的水平
在家庭重塑技术当中,有三种不同水平的转变是可能发生的,在每一个水平上重塑的目标都贯穿在萨提亚整个理论体系当中。
水平一:建立联结,
引导者和主角会晤
确认主角要达成的希望和目标
准备好家谱图、家族编年史及影响力车轮
帮助主角直接到生命力量的延续性。
抒发感受,主角触及自己的感受,并在安全和接纳的环境中体验这些嘎巴拉,宣泄和释放
更新体验,回顾自己作为孩子时时间,增添新觉察
发现未知,
发现不知道的东西,唤起新的可能性、新的联结、新的解释和新的洞察。
识别自动化,识别家庭规则、主题、神话及功能不良的应对模式
接受过去,帮助主角接纳自己的感受、知觉和关于过去的期望,尽可能多释放它们,同时欣赏它们。
改变行为。
通过水平一帮助主角接纳自己的感受知觉和关于过去的期望,尽可能的释放它们,同时欣赏他们。进而改变某些行为,但萨提亚发现,这个水平的改变还不足以达到并维持个体的高自尊,于是又出现了水平二,水平二的目标,能量转化、提升觉察、整合资源、改变关注点、个性化……
三个水平的最终目标就是让主角回顾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家庭环境,认识自己的反应模式,接纳自己的过去,进而接纳自己,达到内外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