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多的外在评价,有善意的,有敌意的,有客观的,有混杂着揣测的,好在经过长大为人的摸爬滚打和社会化的职场素养提升,我们开始学习理性地认识别人的评价和意见,也学着用正确的策略、技巧让双方都比较满意,至少往双赢的方向努力。
但是遗憾的是,尽管我们成熟理性地面对这个世界,却常常无法冷静地面对亲人,特别是对家里的至亲长辈的批评,不管客观否。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们会失去理智,争论辩解,甚至歇斯底里呢?举个栗子看看。
爸爸:小明,你今天怎么去找你已经退休的阿姨帮你查找档案资料?(严肃)
孩子:我就是想问问她在单位还有没有熟人,看能不能顺手帮一下。(淡定)
爸爸: 你不知道人退了休就是退出社会舞台了吗,你怎么这么不懂事,还去麻烦人家。(激动)
孩子:怎么了?我就是想问问她有没有熟人,万一还有个熟人呢。多顺便的事情,至于那么大的反应吗?(诧异,音调高八度)
爸爸:真是太不知道人情世故了。长不大的毛头孩子!
孩子:哎,怎么遭了,我不就是一问吗?小题大做!(愤怒,满脸黑线~)
从三方面看这个问题,从晚辈的角度检讨,为什么我们被点燃了,为什么不能虚心接受,关键是孩子被父辈贬低成一个毛头孩子。个体价值没有被认同,年轻人很容易反弹。所以谈话谈崩了,不了了之。
从晚辈的角度看,父亲为什么会触怒了孩子呢。在沟通角色中,他始终把孩子看成未成年不经事的小孩,采取简单粗暴的父母式沟通方式管教已经成人的孩子。这对于人格独立孩子来说,意味着失去了平等的地位,丧失了个体的话语权,孩子当然会阻抗。
从二者的关系看,双方的沟通思维缺乏界限感。孩子不愿意长大,家长不愿意放手。在共处的过程中,他们常常忽略了对方角色的变化,习惯性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的头上。父亲如果能够把孩子当成同事朋友,就事论事地谈话;孩子如果可以把父亲的教训当成领导的教诲,客观地解释和虚心地接受,也许就不会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