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这种阅读经历,就是拿着一本自己想看的书,看着看着就困得不行,站着想坐着,坐着想躺着。我也有过类似经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不是应该捧着一本好书,在某个角落读上好几个小时都没有困意吗?上学时,我们的课本里不是都这样描写爱书之人的吗?怎么到了我们身上就完全不同了?难道我们就不是真正的爱读书之人吗?但我们也确实想看这些好书啊!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呢?我们一般的阅读者和其他高级阅读者的区别到底在哪儿呢?其实这个问题好回答,区别就在于在阅读时能不能提出问题来。
普通阅读者只是被动的接受书中文字的输入,没有自己的问题,也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解答。就像一台打字机,你输入什么它就显示什么,没有任何“运算”能力;而高级阅读者能在阅读时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在书中寻找答案,最后甚至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高级阅读者更像一台电脑,他的“CPU”一直在对书里作者的“输入”进行时时“运算”,屏幕上显示的内容未必是作者的输入,但跟输入密切相关。
那么该如何修炼成高级阅读者呢?(以下是干货)
在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甚至看一个广告时,试着提出以下4个问题,并尝试解答:
1. 这本书,这篇文章,这个广告到底在讲什么? 主题是什么,作者如何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议题来的。
2. 作者在细节处是如何阐述其观点的。
3. 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部分有道理还是全部有道理呢?
4. 这本书,这篇文章,这则广告对我们有什么用?我们能得到什么样的启发?
有意识的带着上面这4个问题进行阅读,可以让我们在阅读中更主动,注意力更集中。当然,光知道这四个问题并没有什么卵用,看书时还想睡觉怎么破?
这就要使出我们的杀手锏了——记笔记。
别笑,尽管这是我们小学时就已经学过的技能,但很多人包括我在内,仍然不懂得该怎么记笔记。
我经常是把一本书里我认为重要的地方勾完,然后就把书放在那里吃灰了,请问这样的笔记意义何在呢? 勾完画完,字归字,线归线,符号归符号,书已不是那本书了,但我还是我。如果看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不能将书中的观点,思想,方法内化进我们身体里,使我们有所改变,那阅读,看文章又有什么意义呢?
那该如何做笔记呢?
除了常规的划重点的套路我们要延用外,还要掌握下面的方法:
1. 在阅读某一章节时,把可能想到的问题和答案写在章节的空白处。在阅读时,它能时时提醒自己寻找问题和更正自己的答案。除此之外,还可以把文中复杂的论述用自己的话阐述一遍,并写在空白处。
2. 在空白处记下其他页的页码。这样做的目的是将作者散落在不同章节中的观点、思想集中起来便于理解,对于书中不同的观点,也可以记下页码,方便比较参照。
3. 读完一本书,在书前面的空白页写下自己的想法,试着回忆全书的大纲和框架,并写下来。
其实做笔记的方法有很多种,但目的就那么几个:
1. 解决打瞌睡问题。
2. 与作者对话,问作者问题,并在书中去寻找作者的答案。
3. 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记下来。这有助于理解和记住作者的思想、观点。
要避免阅读时打瞌睡,就必须做到主动阅读,而主动阅读的一个关键步骤就是记笔记。尽管对于没有养成习惯的我们很难,但只要在阅读时按部就班的运用上面的规则和方法,刻意练习,在一段时间后定能把记笔记这种方式融入到我们的阅读习惯中。就像学开车,刚开始每一步都需要刻意练习,第一步系安全带,第二步踩离合挂档,第三步松手刹,第四步慢放离合……等熟练以后,之前的这些练习就变成了我们下意识的习惯,达到车人合一的境界。阅读也是一样,只要有了记笔记的习惯,瞌睡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你Get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