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课题,减轻人际关系负担,不也就意味着要是去与他人的额联系吗?最后岂不是要落得遭人厌弃?难道这是自由?
第四夜,带着这些疑惑开始了。
阿德勒心理学是个人心理学,即他反对把精神和身体、理性和感情以及意识和无疑是等分开来考虑的一切二元论的价值观。
比如,那位因为脸红恐惧症来资讯的女学生。她为什么会得脸红恐惧症?阿德勒心理学不把身体症状与心灵(精神)分离开来考虑,而是认为心灵和身体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就好比由于内心的紧张手脚会抖、脸颊会变红或者由于恐惧而脸色苍白等。
理性和感情、意识和无意识也是一样。一般情况下,冷静的人不会因被冲动驱使而大发雷霆。我们并不是受感情这一独立存在所左右。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当然,心灵和身体是不一样的存在,理性和感情也各有不同,而且还有有意识和无意识之分,这些都是事实。
但是,当对他人大发雷霆的时候,那是“作为整体的我”选择了勃然大怒,绝对不是感情这一独立存在——可以说与我们的意识无关——发出了怒吼。在这里,如果把“我”和“感情”分离开来认为“感情让我那么做或者受感情驱使”,那就容易陷入人生谎言。这就是整体论。
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太过亲密就无法正面对话。但是,距离也不可以太远。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
人际关机并不止于课题分离,分离课题只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共同体感觉
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概念,也是争议最大的地方。
上次说过“是把别人砍成‘敌人’还是‘伙伴’”这个话题?
这里我们深入考虑一下。如果他人是伙伴,我们生活在伙伴中间,那就能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且还可以认为自己在为伙伴们——也就是共同体——做着贡献。像这样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觉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听到“共同体”这个词,我们会想到家庭、学校、单位、低于社会之类的范围。
但阿德勒认为他自己所叙述的共同体不仅仅包括家庭、学校、单位等,还包括国家或人类等一切存在;在时间轴上海包括从过去到未来,甚至也包括动植物或非生物。
也就是主张共同体并不是我们普遍印象中的“共同体”概念所指的既有范围,而是包括了从过去到未来,甚至包括宇宙整体在内的“一切”。
这很难理解,但必须理解。
就像“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不幸之源也在于人际关系。反过来说就是,幸福之源也在于人际关系。
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指标。
社会学上所讲的社会的最小单位是“我和你”。只要有两个人存在,就会产生社会、产生共同体。要想理解阿德勒所说的共同体感觉,首先可以以“我和你”为起点。
以此为起点怎么做呢?
把对自己的执著(以自我为中心)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出了我们普遍认同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特征 ,实际上,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也许很难理解,但我们考虑一下认可欲求的实质——他人如何关注自己、如何评价自己?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求?受这种认可欲求束缚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但实际上眼里却只有自己。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而只关心“我”,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在只关心“我”这个意义上来讲,是以自我为中心。你正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而是对自己的执著。
有人认为你不好,那证明你活得自由。
我们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我们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
我们都在寻求“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但是,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的,他必须靠积极的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
就是直面“人生课题”。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那就丝毫不会主动融入共同体中,因为一切他人都是“为我服务的人”,根本没必要由自己采取行动。
但是,无论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只有付出了才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重点是“共同体感觉”。而且,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成朋友,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
共同体的范围“无限大”
希望我们不要只拘泥于眼前的共同体(公司、学校、家庭)而是要意识到自己还属于别的共同体,属于更大的共同体,例如国家或地域社会等,而且在哪里都可以作出某些贡献。
人绝不会,也不可能离开共同体“独自”生活。
如果了解世界之大,就会明白自己在目前这个“共同体”——恋爱中所受的苦只不过是“杯中风暴”而已,只要跳出杯子,猛烈的风暴也会变成微风。
道理上也许是如此,但,跳到外面去很难。
的确,但这里需要记住的行动原则: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假设在你的学校教师是绝对的权力主导者,但这种权利或权威只是通用于学校这个小的共同体的一种常识,其他什么都不是。如果按照“人的社会”这个共同体来考虑的话,你和教师都是平等的“人”。如果被提出不合理的要求,那就可以正面拒绝。
如果是因为你的反对就崩塌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就没必要缔结,由自己主动舍弃也无所谓。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没必要固执与眼前的小共同体。更多其他的“我和你”、更多其他的“打假”、更多大的共同体一定存在。
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那我们如何从这种“课题分离”中建立人际关系,最终形成“可以在这里”的共同体感觉呢?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该如何去完成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生课题呢?这些问题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问题。
这里就需要提到“横向关系”这个概念
关于以育儿活动为代表的一切与他人的交流,阿德勒心理学都采取“不可表扬”的立场,当然也反对体罚、不认可批评。
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
那句“不错嘛,你做的很好”中所包含的俯视般的语感让人不愉快。
是的,表演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有的母亲会赞美帮忙准备晚饭的孩子说“你真了不起”。但是,如果丈夫做了同样的事情则一般不会表扬说“你真了不起”吧。
也就是说,用“你真了不起”“做得很好”或者“真能干”之类的话表扬孩子的母亲无意之中就营造了一种上下级关系——把孩子看得比自己低。
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我们表演或者批评他人只有“用糖还是鞭子”的区别,起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阿德勒心理学之所以强烈否定赏罚教育,就因为它是为了操纵孩子。
希望被别人表扬或者反过来想要去表扬别人,这还是一种把一切人际关系都理解为“纵向关系”的证明。我们也是因为生活在纵向关系中,所以才希望得到表扬。
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做“横向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这可以说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这可以表达为“虽不同但平等”。
自卑感原本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只要能够对所有人都建立起“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那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结。
有鼓励才有勇气
我们总是妄图干涉和操纵别人,想要把对方导向自己希望的方向,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
如果能够建立起横向关系,那也就不会再有干涉了。
我们可以把“干涉”换成“援助”——鼓励
就比如孩子学习的事情,这是应该由孩子自己解决的课题,父母或老师无法代替。而干涉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预,做出“要好好学习”或者“得上那个大学”之类的指示。
另一方面,援助的大前提是课题分离和纵向关系。在理解了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这个基础上再去考虑能做的事情,具体就是不去居高临下地命令其学习,而是努力地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
人害怕面对课题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这不是能力问题,纯粹是“缺乏直面课题的‘勇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首先应该找回受挫的勇气。
看似这还是需要表扬,但实则不是的。
因为人会因为被表扬而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
假如我们会因为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那就等于是从属于纵向关系和承认“自己没能力”。因为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做出的评价”。
首先应该进行课题分离,然后应该在接受双方差异的同时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鼓励”则是这种基础之上的一种方式。
有价值就有勇气
那么具体应该如何鼓励?
如果考虑一下平等的伙伴给你提工作帮助的时候,答案自然就出来了。咯如,当朋友帮助你打扫房间的时候,你会说什么呢?
应该会说“谢谢”。
是的,用“谢谢”来帮助自己的伙伴表示感谢,或者用“我很高兴”之类的话来传达自己真实的喜悦,用“帮了大忙了”来表示感谢。这就是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法。
人怎样才能够获得“勇气”?
阿德勒的见解是: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究竟怎样才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
非常简单,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答案。
就是通过为共同体也就是他人服务能够体会到“我对别人有用”,不是被别人评价说“很好”,而是主观上就能够认为“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之前讨论到的“共同体感觉”或“鼓励”的话题也与此紧密相关。
对别人寄予关心、建立横向关系、使用鼓励法,这些都能够带给自己“我对别人有用”这一实际感受,继而就能增加生活的勇气。
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如果按照存在标准来考虑的话,我们仅仅因为“存在于这里”,就已经对他人有用了、有价值了,这是不容怀疑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