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由马化腾做了推荐序,号称是此书启发了腾讯创立了微信。
全书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说起。当时的伦敦出现了喝杜松子酒的风潮。杜松子酒便宜又宜醉。唾手可得,消费得起,成为产业工人首选的麻醉品。虽然英国政府出手干预,依然屡禁不止。书中作者把这个现现归结于“公民盈余”——就是大量农民涌入到了大城市,成为了城市里的居民。和农业活动相比,工业生产不需要他们耗费太多的时间,导致他们面对大量富余时间无所适从。
随着工业化的深入,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加剧,事实上人们的富余时间越来越多了。这个时候,电视恰到好处地出现了。“沙发土豆”、“肥皂剧”这些名词的出现,很好地概况了这一现象。“看电视主要替代了三项活动:其他娱乐、社交以及睡眠”。电视让厂商卖出了不少的商品,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时间,也让观众长了很多肥肉,并且导致了智力下降。因为我们更乐于做“消极参与者”。
到了互联网时代,看似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作者以网民们创造的维基百科为例,维基百科的每一个词条,任何人都可以低门槛地做修改,结果却让维基百科的词条量远超《大英百科全书》,正确度也相仿。而创造一部维基百科的时间差不多是一亿个小时。也就是有大量的闲人不看电视了,愿意主动参与这类活动,并且还得不到任何的报酬。
腾讯是其中的佼佼者,据称用这个理论做出了微信,把大量的人从电视前面拉了出来,开始低头刷微信了。当然,和电视一样,微信上大多数还是无聊的东西。所以本质上来说,“工具并没有塑造我们的行为,工具赋予了我们行为发生的可能。”淘宝、京东、亚马逊是利用了人们喜欢消费的特点,爱彼迎、优步、微博、instagram、脸书则是抓住了人们喜欢分享的特性。互联网给予了人们充分互动的途径和空间,所以传统媒体的败退是自然的一个结果。而B站、抖音等的快速崛起,则契合了参与者创造、分享和参与的感受。
书中也讲述了2005年7月伦敦地铁爆炸案。官方一开始公布的原因是地铁功率过载。事件发生后的前80分钟共有1300篇以上的网文指出起因是爆炸物,并展示了大量现场的照片。结果2个小时以后,伦敦警察局不得不承认这是一起恐怖袭击事件。工具让过去很多不可能的事逐渐地就变成了可能。想要分享的动机是驱动力,而技术仅仅是一种方法。“行为源自内在动机的人即业余爱好者,在相对私密的环境中活动;行为源自外在动机的人,则在更公共的场合中活动。”
共享产生的娱乐效果是公用性的使用,也就是用认知盈余创造了一些公用性的、好玩的娱乐话题等。另外一种使用叫作公民性的,强调对于社会的改变和责任。书里举了一个肯尼亚的例子。该国在竞选的时候产生了很多暴力事件,为此,有人在网上建设了一个叫作Ushahidi的网站,用来收集所有人拍摄的暴力事件照片。随着数量的增加,Ushahidi变成了一个监控暴力行为的平台。当民众纷纷拿出手机开始拍摄种种暴力行为的时候,整个肯尼亚的暴力行为不断地下降了。工具的出现,可能会是颠覆性的, 结果也是不可预测的。当年古登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机,从此印刷圣经和赎罪券成为低成本的事情。教会大喜过望,认为可以加强宗教的统治。结果由于古登堡的印刷术使得印刷品变得非常便宜,印刷的速度也迅速提高。在50年中印了三万种印刷物,共1200多万份印刷品。它使得欧洲的文盲大量减少,从而推动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时代和科学革命。现代网络和共享经济的兴起则让古登堡经济学原理失效,人人都可以是出版商。
作者认为“认知盈余”的利用取决于几个条件,第一是工具的出现,使得分享动机成为了可能;第二就是人们有不计报酬的内在动机。当然这个报酬也可以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精神的愉悦。第三就是机遇。比如SARS之于某宝,清理低端商家之于拼刀刀。当然,如果能去主动创造这么一个机遇那是最理想的;第四就是文化。在企业管理上有一句话:文化可以杀死一切战略。真正的价值只能够靠文化来传递,只有可持续,可复制的才能久存。
当然,我并不是完全同意他的所有观点,互联网分享并不总是有益的,上面充斥着谣言、谎言以及各种黑暗的分享。虽然这是人性本身带来的,但是工具可以放大这些东西,算法可以让我们沉溺。微信的使用已经成为了必须,但是带来了大量碎片化的思想和观点。所以,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作为个体一定要时不时地跳出来看看自己。碎片化学习和分享形不成知识体系,最终还是要靠系统性学习来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