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课文由三篇诗歌组词——《溪边》《江上》《林中》
一、自由朗读,读通顺。
二、指名朗读,评价。
三、学习难理解的诗句。
四、让孩子们边读边想象“诗中有画”
亮点:孩子们对“难懂的诗句”有自己的理解:比如“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我最先提问这个“给”可以找一个词代替吗?孩子们说“被”,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被染绿了,他们告诉我水是绿的,我又追问为什么是绿水,孩子们回答:因为山是绿的。我就直接让他们读出溪水的绿和平静。
那么我就进入下一步引导:孩子们在钓鱼,飞来了红蜻蜓,让孩子们感受色彩的丰富与美丽,后面两句的理解,孩子们表现出的是准确与到位。
五、描述画面
六、指导背诵
指名——悦悦就做的特别好:
静静的溪水倒影着爱美的垂柳,倒映着岸边垂钓的孩子们的身影。人影似乎也被溪水染绿了,一只红蜻蜓安静立在鱼儿上钩了,倒映在水中的人影破碎了。岸边的草地上蹦跳的鱼儿和孩子们的笑声。
后面两首诗迁移这种方法进行学习。
《江上》不同的是:
借助题目初步了解内容,大部分孩子们回答,写了孩子们在水中戏耍的场景(我觉得说得特别好)从诗题中了解了主要内容,可谓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重点理解: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有难度)
《林中》(孩子们:雨后松林)
1.孩子们认为在前两行诗中感受到了雨后松林的清新,我顺势指导朗读:松林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 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 。
2.重点理解两个“斗笠”
①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蘑菇刚长出来的伞盖)
②是谁一声欢叫声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孩子们戴的斗笠)
教学用书
“爽”是个对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