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为上一年了,在一个管得较严的公立小学,学习内容不算难,但是考试题目却很灵活。这两个月,我和为为在努力适应小学生活,在保证学习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留出玩耍的时间、读课外书的时间。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很残酷。
有一次,看到她的试卷,居然错了好几道题,我就有点生气,问她怎么回事。当时她正在玩儿,看我生气了,什么话都没说。我说:“妈妈不在乎你的分数,只是觉得你应该好好分析一下试卷,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你现在就和妈妈说说,为什么写错了?”为为的心思还在游戏上,顺口回了句不知道。她的态度彻底激怒了我(我说):“你天天就知道玩儿!”听完这话,为为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不解地问:“妈妈,是考得不好,就不能玩儿了吗?”听到这话,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表现,是啊,明知道一次考试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明知道“考试不是检验孩子能力的唯一标准”,明知道应该抱有“成长型心态”,但遇到事儿了,怎么就把那些想法都抛到脑后了呢?于是,主动对为为说道:“对不起,是妈妈的态度不好,太心急了。你先把这点儿玩儿完,然后咱们一起来看看试卷。”
对于考试,我没有抵触情绪,相反,觉得每周的小测验倒是好事,可以发现学习中的问题,练习会更有针对性。我们大脑的记忆原理是:存储、解码和提取,而考试就是一个很好的“提取”方式,通过考试提取的知识,会记得更加牢固。其实,之前,自己有个错误的想法:以为学的知识简单,考试也不会很难,忽视了知识的灵活性。而现在,每晚除了复习、预算之外,我会有选择性地让为为做一些练习题,题目不多,但更看重题目背后的知识点,甚至尝试着让为为去分析一下,她认为这道题的陷阱(考点)在哪?考试不可怕,可怕的是重复犯同样的错误。为为没有上过任何学习班,所以,“如何学习考试”这门技能,也需要循序渐进地练习。
就在上周,她又进行了阶段性测验。我觉得她还是有进步的,起码可以分析出这道题为什么自己会做错。做得好的地方,我予以了肯定,同时说道:“妈妈知道你很努力,但是,希望你能更加仔细一些,想好了再写…”这次,我说话的语气平衡了许多,看见为为爸在一旁,随口问了句(爸爸),“如果小时候,你考得不好,爷爷说你吗?”为为爸说:“岂止说呀,甚至会被打一顿。”为为听见这话,伸出小手,对我说:“妈妈,你也死劲儿打我一下吧!”听为为这么说,我一把把她抱在怀里:“妈妈不会打你的,因为你是妈妈的女儿,妈妈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