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些漂亮又受过教育的姐妹,本来有机会嫁给官富二代,但很多被那些长得不错、有名校高学历、刚毕业在知名外企工作、加班到很晚还健身的男生所吸引。觉得人家上进又有潜力。五六年后,她们悔得肠子都青了。
上面的,就是一个典型的反心灵鸡汤的段子。大家似乎越来越反感心灵鸡汤与成功学了,似乎只要是心灵鸡汤或者是成功学,就都不好。但是,你在反对心灵鸡汤与成功学的时候到底在反对什么?有多少人知道到底什么是心灵鸡汤?什么是成功学呢?
心灵鸡汤最初是一个美国人写的书,几乎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终于有一个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才开始大行其道,于是心灵鸡汤的概念也逐渐传播开来。
对于心灵鸡汤,这是一个解释:是“充满知识与感情的话语”,柔软、温暖,充满正能量。心灵鸡汤是一种安慰剂,可以怡情,作阅读快餐;亦可移情,挫折、抑郁时,疗效直逼“打鸡血”。
大家眼中的心灵鸡汤,大概就是只有短期疗效却可能影响长期治疗的鸡血。其实所谓的成功学也是类似。所以,大家所厌恶的,不过是心灵鸡汤与成功学的治标不治本罢了。但是,真的需要如此厌恶吗?而且,有多少人真的在努力治本呢?或许能把标治好已算不错。
李笑来在一次知乎Live中说了句话,挺有意思: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那些习惯了地沟油的人开始讨厌鸡汤了。
只要稍加思考,就能发现我们真的需要打鸡血。比如在刚刚失恋的时候,在充满挫折感的时候,在看不到希望的时候……这时,最理智的做法当然是直面现实,然后采取最佳措施。但人非草木,岂能无情?立即面对现实残酷,有时可能过于残酷,毕竟谁都不是超人,都有限度。如果此时看到几句心灵鸡汤,听到几个成功学故事,看一部励志电影,听几首励志的歌……往往就能有所缓解。再去面对现实,会更加容易。事实上,这也是更加合理的做法,用《哈佛幸福课》的话说,是permission to be human.
你看,心灵鸡汤不挺有用的么?
说白了,所谓的心灵鸡汤与成功学更偏重短期激励,但我们总会有需要短期激励的时候。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正是如此。
而且,仔细想想,你的生活中恐怕点缀着许许多多。比如从短期激励的角度,很多励志电影、励志音乐、名人传记等等,都有类似效果。这其中,广为流传的有太多太多。
所以,心灵鸡汤与成功学,一定有其价值,只是要学会辨认。打完鸡血,回头还得再抽出来,靠自己来更持久地造血。也就是短期激励之上,还得加上更理性的长期激励。说千道万,还是马哲中常说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毕竟都有适用范围。再者说了,有什么绝对正确吗?
其实,抠字眼的话,每个人的所有经历,不正是逐渐形成了他的成功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