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有读书娃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说过:“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古人的语言就是精炼,三言两语就把对书的酷爱说得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我虽然对读书的热爱还未到这种程度,但确实如果哪天没读书,就会像没完成工作一样,哪怕是看几分钟电子书也是好的。
孩子在疫情期间,作业当然不是最爱,但是读书却是他每天都会做的事情,还给自己规定每天至少半个小时用来读书。因为疫情,图书馆的书没法还,更没办法再借,家里的书都看完了,网上看又不方便,只好给他网购了一批。
于是,这段时间,孩子一有空就抱着书看,真真是如饥似渴般的劲头,总感觉每天时间不够用。他自己还用歌词半开玩笑地说“时间都去哪儿了?”顺带还要时不时地把我夸一顿,说感谢妈妈给他买了这么多好看的书。
看到儿子这么爱读书,做母亲的自然是很开心,只是因为自己是近视,担心孩子遗传我也容易近视,还得总提醒他注意用眼卫生,定期休息,常做眼保健操。最近的网课本来就多,再加上看书,这都是费眼睛的事儿。我只能一遍遍地提醒他时间到,不能再看了,然后孩子才意犹未尽地合上书,被我拉着到窗前举目远眺一会。
二、读书娃读的书
在儿子房间走一遍,看到最多的就是他的书,我粗粗看了下,他爱看的主要有这么几类,排名不分先后,只是我自己总结的顺序而已,不代表孩子对它们的真实喜欢程度,因为他自己其实也分不清究竟喜欢哪类多一些。
1. 漫画笑话类
记得以前听朋友说过儿子爱看漫画书,可她觉得漫画不是正经书,看多了也没什么用。那会因为儿子还小,自然不涉及漫画书,我也没当回事。等到孩子可以自主阅读了,才发现漫画类书是他的心头好。也许是受了同学的影响,他们几个要好的小伙伴都爱看漫画书。
从马小跳到米小圈再到阿衰、路小鹿,儿子时常被这一个个鲜活的书中人物逗笑得前仰后合,废寝忘食地读,睡觉吃饭都想着他们,简直就是死党和铁哥儿们的关系。前天我在他的撺掇下,看了十几页的路小鹿,结果我居然笑得肚子疼,甚至都要出眼泪了,尽管是儿子看过好多遍的章节了,可他还是跟我这个初看者一样痛快地大笑一次。
原来儿子爱看的漫画书并不像日本漫画那样,以图为主,文为辅,而是文字居多,小漫画只是对文字的画面再现,让孩子的脑补画面直接呈现在书中,增加了图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我想这正是这类书吸引孩子作者功力着实不小。
2.文学故事类
《大林和小林》《草房子》《穿靴子的猫》《尼姆的老鼠》《二十一只气球》......还有好多好多,居然全是家里储备的书,还不包括他从图书馆借的那些。
我曾经建议他把自己借过看过的书记录下来,整理一个书单,但是记了几次后发现记不过来了,总是忘记,最后只能放弃。
好在图书馆借阅系统里会有借阅记录,在那一查就能知道看过哪些书了,也算是对自己读书的一种总结吧。
看这些书的后遗症就是,儿子总会想要自己写一写故事,因为脑袋里奇奇怪怪的想法太多了。甚至曾经想要自己编个故事,写个连载,每天在喜马拉雅上播一播,看能有多少听众。
我给他准备了一个精致的笔记本,他说用来写自己的小说,虽然我不知道他写得如何了,但确信他至少还在坚持写着。
3. 侦探烧脑类
从一年级开始,就在孩子自己的要求下,给他每学期都订了好多杂志期刊,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大脑思维训练和侦探破案类型的。最初订阅这些是冲着送的礼品去的,因为只要订刊就会送一大堆好玩的小礼物。
他的订刊标准就是礼品对不对胃口,压根不考虑读物本身。但后来发现这些杂志还真心不错,开发大脑,拓展思维,小孩看,大人也能跟着一起看。
再后来,他又发现了各类脑筋急转弯的书,去超市图书区也最爱挑这种书。小孩脑子也确实好使,看过一两遍的题回家后就能给我们连出好几道,把我和他爸问得一愣一愣的。
柯南的故事也超级喜欢,看了书看电影,乐此不疲,刚好他爸以前也爱柯南,父子俩因为柯南还多了共同语言。最近又迷上了福尔摩斯探案集,崇拜上了这个大名鼎鼎的侦探,我知道这个类型正适合他的胃口,喜欢看一点也不意外。
4.太空自然类
对太空和自然的向往,是看Discovery而启蒙的。尽管看的是全英文的解说性质的纪录片,但正是科学家们对未知的和神奇世界的探索精神,为孩子打开了了解大自然的大门,从此便总是要求我们给他播放人与自然、自然探索之类的节目,去图书馆也大概率是要借这类书的。
不过这种书一般都是大开本,精装版,画面精致逼真,用纸和色彩都相当讲究,所以书价自然也都不便宜,所以去图书馆看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可以尽情地大饱眼福,遗憾的是没法借回家,要看的话也得早去,否则这种很抢手的书一准会被孩子们哄抢的。
去年年底朋友送了一本华中科大出版社艺术分社出版的《DK世界自然奇观全探索》,这本书比家里任何一本书都要厚,刚拿回家的时候,俩娃差点打起来,因为都争着要自己先看。
三、娃娃还要读的书
总结完儿子看的书,我这才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他读的文学和国学类的书很少,这是一个很大的短板。其实,从他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我们就买了国学听读机,当时的初心是让孩子在反复听的过程中记住这些他现在还听不懂和理解不了的句子和文章。
可是现在回想起来播放最多的好像并不是《大学》《中庸》《孟子》《庄子》这一类的孔孟圣言,反而是故事类、古典音乐类的资源了。
现在,孩子除了唐诗背诵得还算可以之外,其他国学内容就真的接触不多了。这跟我们家长的引导不足有关,孩子还没有领略到古文的魅力。现在国家提倡大语文教育,阅读能力、国学素养、写作能力这些都是决定孩子语文成绩高低的很重要,甚至起关键作用的因素。
因此,从现在开始,必须让儿子多读古文,多看国学方面的书,还要强调读和写的同步进行,有输入也要有输出,而写作就是最好的输出方式。
我还故意装作无意地让他看到我每天的日更,就是让他知道,写作没有捷径,尽管有一定的技巧,但是如果不去写、不去运用,永远都是空谈,读过的书也就是读过而已,没法变成自己的东西了。
所以,从今天开始,我和儿子要开始读《孟子》了,为什么先读《孟子》?因为他爸说那里头有段话对他很受用,希望儿子能明白我们的良苦用心。我问他是哪一段,他说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段话儿子一知半解,但是当他读到五十步笑一百步时,恍然大悟般跟我说“妈妈,原来这句话是孟子说过的啊!”
能明白这个就很不错了,家有读书娃,继续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