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4
除了保险,还有一种用来对付未来不确定性的产品,那就是期货合约和期货市场。
期货市场满足人们对确定性的需求。
有市场必定有需求,市场都是出于需求。期货也是,它和保险存在的初衷一样,满足了人们的一个基本需求——对不确定的未来一个确定性的需求,读起来有点绕口。有一些人不管未来如何变动,总是寻求不变的稳定的状况,这也是为什么有人会觉得一成不变的生活正是所追求的。
全国连锁的咖啡店一定不希望店里咖啡是时刻变动的,而是持续稳定,持续稳定的价格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消费者的思维,最终形成稳定的预期。《甜与权利:糖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就介绍了糖是如何自上而下,一步步地通过文化、政治等因素嵌入到日常生活的肌理当中的。从中世纪贵族家中的奢侈品转变为走入千家万户的平淡生活里不可缺少的必需品,糖持续稳定的价格一定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实香奈儿等高奢商品也是在尽力维持其高端产线持续稳定的价格,这样才能在消费者心理上形成稳定的预期。
但是咖啡豆的市场价格其实是随着供需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有什么办法,能在咖啡豆价格变化的时候,让咖啡店出售的咖啡价格保持不变呢?
咖啡豆价格变化的时候,让咖啡店出售的咖啡价格保持不变是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既定结论,但是咖啡店是怎样做到的呢?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咖啡店想要稳定的咖啡豆价格,期货市场可以提供这个功能。
期货合约的基本安排。
期货的全称是期货合约,它是这样一种安排:其中一方被称为期货合约的买方,他答应在未来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价格,向期货合同的卖方购买规定数量的某种产品。
期货合约的签订有三方参与,除了买卖双方之外,还包括期货市场。这样就避免了由于买卖双方自身原因不能履行合约的风险。这个角度和阿里巴巴和支付宝网银有些类似,我们作为买家和需要先把交易金额储存到支付宝网银中,只有交易成功后卖家才收到转账。这样就给双方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极大地增加了人们对支付宝的信任度,让其能够长久地运行下去。
交易者通过期货市场表达对未来的不同看法。如果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无差别,不存在异议就不会有期货。
期货源于买卖双方对商品未来预期价格的差异。期货的定义里,在交割日未到达之前,就已经约定好了交易的价格和数量。
期货市场的本质:风险分配。期货合同并不能消除风险,而是将风险进行了分配转移,那些不喜欢风险的人,多付一点钱将风险转移到愿意得到金钱补偿而承担风险的人身上。期货市场和期货交易是提升了每个人的幸福感。
期货市场鼓励人们对未来做更准确的预测。
必须指出的是期货在无意中鼓励人们对未来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在期货市场上,你对未来的判断越准确,就越有机会赚钱。介于此,人们会孜孜不倦地研究手中能得到的所有信息以便做出可靠的判断。对期货市场的判断,准确率高一点可能就赚大钱,低一点可能就血本无归。
思考题:在2003年,有一位经济学家罗宾·汉森(Robin Hanson),他要建立一个恐怖袭击的期货市场,让人们去预测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恐怖袭击活动。因为预测准确了会得奖,人们就会把各种各样的信息,反映在期货市场上面。这时候,政府就可以利用这个恐怖袭击的期货市场,来进行反恐的活动。这样一个关于恐怖活动预测的期货市场,是否可行?它会造成什么样的问题?
答: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后果是人们为了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想法设法会使预测的恐怖袭击事件发生,这反而与进行反恐的期望背道而驰,增加了整个社会的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