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能力一一条理

条理是指组织和安排自己的知觉和环境的能力。这种能力指向不同的参照系统:服从理性的、客观的条理,传统的条理,知觉的、充满幻想的浪漫的条理,外在和内在的条理。即使一个没有条理的孩子也有他自己的条理和条理感。条理是通过父母的榜样、身边的环境、奖赏和惩罚学来的。孩子表面上的缺乏条理其实恰恰是他试图安排和组织他的世界的舞台。条理的基本功能是区分。一个人通过条理建立自己跟事物的某种关系和对事物的信任。

根据对条理的定义,我们可以感到:(1)条理带给我们安全感。当我们的环境、我们的世界是按照我们期待的样子“在”和“是”并运行的时候,我们感到放心、感到安全。(2)我们的思想认知、情感关系、行为表达都是有条理、有顺序的,我们按此顺序构建并管理自己的世界。当我们的条理建立起来之后,我们有时已不能清晰地意识到这些规则和秩序了,我们好像是自然而然地在思考或做事,有时我们感到烦躁、恼火也很难一下子意识到是我们的某些秩序被打乱了,有时确实需要深刻的反思才能重新发现自己所遵循的种种条理。我个人的一个例子就是很好的说明。我小的时候,父母谈论起他们的朋友、同学、同事或者我们的亲戚的时候,往往先谈论他们是否能干,然后是人品、谈吐,很少谈及他们的外貌或衣着。后来我发现自己由于“榜样”的作用,在认识他人的时候,也是首先去看这个人的能力、人品、谈吐等,最不关心的是此人的长相或打扮。而我的一个亲戚在见到一个人之后回来描述此人时,会首先谈到该人的高矮、胖瘦、外貌特征等。这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采纳的不同的顺序。关于儿童的条理也有一个例子。朋友的儿子在两岁左右的时候,会把自己最喜欢吃的饼干和巧克力放在衣柜里,压在衣服下面。无论家长怎么解释和劝说都没有用。什么东西应该放在哪儿,他自有自己的秩序。后来他妈妈给了他一个盒子,让他把吃的放在盒子里再放入衣柜,以免弄脏衣服。这个孩子后来长大了,并没有保持这个秩序,而是自觉修正了行为,把巧克力放在了冰箱里。

过度地追求条理是强迫症常见的外显行为,常见的如物品摆放位置或形态必须固定,还有必须按顺序完成系列动作的仪式化行为。这都与条理/顺序相关。深入调查可以找到患者对秩序的内容的要求和对失去条理后的恐惧的内容,它们大多与他人的接纳相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他辞职了,来我这玩几天,准备回老家工作了。你还不知道啊?” “我从哪知道去。” “看来他没跟你说都。” 收到洋老...
    疯平儿阅读 6,951评论 0 0
  • ——纪念2015.06.13摩天伦演唱会 星期六了。 上个星期六晚上,我独自站在汹涌的人潮里发...
    二黑帝国阅读 1,522评论 0 0
  • 今天学习的是职业素养,它的底层思维,就在于怎样做让对方舒服,再一个就是要不断更新自己对不同圈子的理解,以免出现破坏...
    梦游世界阅读 3,558评论 0 2
  • 1. 前言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进行前端工作快2年时间了,虽然平时写代码会写注释,但...
    cbw100阅读 3,421评论 0 8
  • 这个时间,我还没睡 没睡的理由…… 还想再为未来挣扎一下
    姜兮阅读 1,252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