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阿云西瑛
你认为,一个年过四十的男人,什么时候最有魅力?
肯定不是他渐衰老的容颜,也不是他得到了高官厚禄,更不是因为年龄,而是他在做事的时候,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和步调,活出心意,活出自我!
然而,你一定想不到,《长安的荔枝》里的李善德,一开始加班加点,在单位里唯唯诺诺,兢兢业业,活的小心翼翼。
然而,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二十年,却没有任何升迁,平时也许得到过领导的赏识,当升迁机会出现时,领导却提携了别人。
这是因为李善德从一开始就没有明白一个真相,直到“荔枝使”的空降到自己身上时,他才悟出了三个态度,三个做事准则,他才在42岁的年纪,释放了中年男人别致的特有的魅力 。
一、摆明立场,亮出利害关系,让他人不敢轻易冒犯
李善德靠着天赋考上了明算科进士,这才被选中,做了九品芝麻官,也就是最基层的公务员。
然而,他在官场上混得非常差,兢兢业业埋头苦干20年,却从无升迁。
为了能在京城买下一套70平米的房子,他花光了18年的积蓄,还借了香积贷150贯。
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要受穷。
作为明算科的进士,李善德可是跟数字打了一辈子交道,处处计算,处处算计,这才贷款买了房子。
然而,上林署实在是人微言轻,接到一个烫手的山芋,实在没地方塞,只能耍了个阴谋,领导联合他的同事们一起把这个烫手的山芋,哄李善德接下。
因为,得罪他,没关系,没损失,谁让他是老好人呗,能欺负!
李善德酒醒发现后,已经推诿不掉。
说白了,还是他以前的态度,才给了领导和同事“欺负”他的机会,这不是别人造成的,是他自己“老好人”“老实人”的态度造成的。
他醒悟是因为两件事的对比:
但他求他领导救他,领导反而唾弃他;他自己摆明了要死拉你一起死的坚决态度,别人反而惹不起。
他摆明态度,亮出“圣人要荔枝,他为圣人办事,办不成你也有责”的利害关系时,别人就不敢轻易冒犯。
人性是趋利避害的。
墨子说:“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
人都不傻,所以李善德明白这一点后,他利用人的趋利避害,才成功向领导要了一笔差旅费。
领导、同事虽然恨他,却拿他也没办法。
在职场上,想要破解“老实人”被欺压,被压榨的法子,可用这招:
面对问题,上司不愿解决,只想让老实人背锅的,那么,就把水搅黄,把事情搞的越大越好。
牵扯到谁的利益了,自然会有资源更多,权力更大的人出面摆平。
当你选择了反抗,而不是无声应对,反而,那些人会害怕,你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他们再也不敢惹你。
二、中年被困的时候,找出破局之道才能活命
退无可退,才能勇敢前行。
李善德向死而生,听从了好友杜甫的建议,与荔枝使死磕到底。
他跟数据打了一辈子交道,最为信赖帮他解决困境的,仍旧是他自己的专业。
所以,他才决定去岭南考察,并搜集数据,从实验数据上,找到了破局之道。
有时候,人勇敢向前,不失勇气,固然精神可嘉。
但很多时候的全力以赴,是建立在如何破局之上?
曾国藩说: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这世界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
逆向思维才是破局的关键。
当所有商家都在红海厮杀时,某多多以 “下沉市场” 另辟蹊径,用 “农村包围城市” 的逆向策略打破电商格局,成为大佬。
李善德亲身入局,不但考察了从长安到岭南的路程,以及交通方案,还实验了荔枝的保鲜时间。
并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更迭。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
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最终,他破局而出,所向披靡。
三、利他共赢,方能走得长远
韩洄一语道破官场:
“为官之道,其实就三句话:和光同尘,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一个人吃独食,是不长久的。”
然而,这个道理,李善德没能早点悟出,不然,他也不会20年无升迁。
在杨国忠的时候,他一夕悟出,这才献出荔枝运输路线图,把功劳送给杨国忠,得到他的庇佑和支持,完成了运输任务。
在人生中,则要 “觉后知,觉后觉”,即以利他之心成就自我,以仁爱之心待人,他人自然会因真诚与善意而心悦诚服。
稻盛和夫曾说:
“这是利他之心的回报,为对方着想似乎伤害了自己利益,但却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
写在最后:
我们从小就受儒家思想熏陶,告诫我们要为人真诚、大度。
但进入职场后,经常被吊打,才明白:
一个人除了真诚、善良、大度还不够,还要学会审时度势,摆明态度,亮出立场。
你的善良要有点锋芒。
哪怕是朋友,亲戚,不要被道德绑架,要量力而为,知人善用,不该帮的忙不帮,不该借的钱不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