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叫“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讲的是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这种影响牢固而深远。长久以来,人们对不同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有着不同程度的刻板印象。
比如福利院和孤儿院的孩子都物质匮乏、缺乏关爱,是一群懂事而可怜的孩子。而独生子女占尽父母的关爱,大多恃宠而骄,爱攀比,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但是,真的是这样的吗?
豆瓣最近有篇热门文章,名叫《另类的“小皇帝”:福利院儿童的零食消费和抚育政治》。这是一篇论文,从零食消费看抚育政治。开篇就讲了让大家感到吃惊的故事:
志愿者觉得福利院的孤儿们生活很艰苦,想买一些炸鸡翅给他们尝尝鲜。让他们吃惊而有尴尬的是,有孩子把吃了几口的鸡翅扔进了垃圾桶,说:“这个鸡翅不正宗,不是肯德基的味道。”原来,经常有热心人士送来肯德基和麦当劳的食物,他们吃习惯了,反而觉得一般的炸鸡不好吃了。这里的孩子基本上什么零食都吃过,外面的小孩吃的零食,福利院都有。甚至有孩子因为捐赠的零食吃太多,而变成了小胖子,让保育阿姨们开始担心他会不会患上肥胖症。
在零食消费方面,福利院的孩子们,有着类似独生子女"小皇帝"的物质生活状态和习性。
教育是一个充满变数的事情,家庭环境的优劣,并不能预测孩子的发展。
前不久一个很火热的文章《寒门再难出贵子》里,一群家庭背景不同的毕业生,在银行实习后各自有了不同的表现和最终归宿。让人无法不去相信阶层跨越是艰难的,甚至是无望的。一时间,哀鸿遍野。
那么,如果让你生在一个家境优渥的家庭,不用为了生计发愁,还能想买啥买啥。你愿意吗?
这不是废话吗?谁希望自己穷啊!人生赢家就要从出生开始算好吗?
小学同学大志,他的父母是做生意的,事业顺风顺水,家产无数。他的吃穿用度都是我们买不起的,各种新奇玩意儿他都挺熟悉。我们提起他来,都是满嘴羡慕,“你看大志,家里那么有钱,还学什么呀!羡慕死人了!”
可是大志从来不觉得自己值得羡慕,在家里,他每天见面得最多的人是保姆,父母常常在外忙碌、应酬。大大的餐桌,就他一个人坐着。有一年过生日,父母本来说好要回来一起过,但是一个电话就把他们叫走了,看着空荡荡的家,看着那个昂贵的大蛋糕,他心里一阵阵发苦:我跟那些留守儿童有什么区别!
后来,到了青春期,大志变得叛逆,有钱人家孩子的叛逆杀伤力更大。当他的父母回头发现,大志已经无法管教的时候,他们的钱只能用来给大志做的各种错事擦屁股了。
豪门贵子,他们有着令人羡慕的家境,但是家庭教育远没有那么简单。
一个人是否能够成才,能够拥有幸福的能力,仅靠钱是不行的。
聪明的你一定知道了,要靠爱对不对?
有人会爱孩子,有人不会爱孩子。
梦鸽爱她的孩子,可是李天一犯下了大罪。她的孩子认为:我无论做什么,我的妈妈都爱我。这种没有边界的爱会毁剥夺孩子判断是非的能力,最终毁了孩子,毁了自己。
永江福利院里,保育员张阿姨最宠爱的是4岁的脑瘫患儿国芳,因为“张妈妈”的宠爱,她成为福利院里名副其实的小霸王,一有不如意就哭闹。张阿姨对她百依百顺,在食物分配上也是如此,平时分零食时就会多给国芳一点;在非点心时间,只要是国芳想吃零食,张阿姨也会拿给她,自己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她也时常会拿给国芳吃。
张阿姨其实自己也在担忧:“我不可能永远罩着她,别人也不会永远让着她,以后她如果有能力回归社会,她那种小皇帝一样的脾气谁受得了?以后肯定要吃亏的。”
这种放纵的爱会纵容孩子不知分寸,最后让孩子在吃过甜头之后,饱尝苦涩。
寒门也出逆子,曾经豆瓣上有一个热帖,一个10岁孩子说:“我太优秀了,父母不配有我这么优秀的孩子。”他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父母用自己为数不多的钱,供他培养各种爱好,只为培养出一个人人称赞的优秀孩子。结果他也不负期望,奥数、围棋、轮滑样样出类拔萃。然而他嫌弃自己的亲生父母,还说“家里没什么钱,只开得起十几万的日产车。同学都拿iPhone7,我只有儿童手表。”
这种带着功利心的爱会让孩子滋生出攀比心,然后转而嫌弃自己的父母和出身,没被教过感恩的孩子,如何懂得善良。
爱是个好东西,就像一个魔力的金苹果,会让孩子身心健康。但是爱的不对,这就是颗带毒的苹果,只能害了孩子,还不自知。
教育没那么容易,它充满了未知。孩子接触到的人,经历过的事,都会是塑造他的一部分。我们只能控制一部分,那就是自己。
无论家庭经济条件如何,父母是否离婚,任何的外在因素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给孩子的教育是合适的吗?
他是否能感受到爱?因为父母表达了自己的爱。
他是否能得到父母专注的陪伴?因为父母即使再忙,也会抽出时间和他说话,即使是分隔两地,也能通过视频、电话,任何能找到的方式,和他聊几句。
他是否知对错、明事理?因为父母不会在他做错的时候,无原则的袒护,而是陪着他认错,帮助他改正。
他是否知道感恩?因为父母自己也在感恩,不把孩子放到真空里,让他产生自己理应被供起来的错觉。
他是否不畏难?因为父母会在困难的时候,鼓励他、支持他。而不是打击他、讽刺他,让他丧失面对困难的勇气。
……
无论是怎样的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相通的。而父母,是可以控制自己,送给孩子恰当地教育的。
你的教育是怎样的呢?
你的孩子,又从你给的教育里学到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