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妈妈:
从小到大我都不擅表达,尤其是与您的沟通,有过一段时间我觉得怨恨,因为小时候您因为工作也或是性格,并没有很关心我,总觉得您是有距离的,是家长式的高高在上,并不亲,直到后来高中甚至是大学,突然才觉得我的妈妈其实也像其他妈妈一样可以在生活里事无巨细地爱着我。
以前听爸和您无意间说起过,我是个很好养的孩子,小时候几乎不生病,学习也并不用操心,可是在我听来,怎么就有心酸涌上来呢,小时候我也好希望生病,您可以在医院专心陪我,记忆里只有唯一一次中考前发烧挂水;小时候也好羡慕那些父母来学校接送的小朋友,也羡慕那些被雨天来送伞的家长叫出教室的小朋友;在整个小学及之前,对于母亲的记忆很少,所以这种疏离,好像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填满。
现在自己快长到三十岁,工作也是忙碌却迷茫,再想想记忆里的妈妈,也理解了许多,您也曾那么不甘愿臣服于命运地艰辛工作着,想要带给这个家更好的未来,如今也更明白兼顾家庭和工作的不易,而与此同时,我也渐渐更能看到,记忆里,大冬天,我肠胃炎吐了一地,本已在被窝的您就披了件单衣,陪着我轻轻慢慢拍着我的背;有一年生日,我请了要好的小伙伴们来家吃饭,您露了一大桌的一手好厨艺,红烧鸡腿瞬间被吃的精光;去看爸爸打麻将,夜深了我就躺在您怀里慢慢睡着;周末偶尔带着我进城逛街买牛肉干;初中在学校摔断了胳膊,却可以每天中午到不远的您的单位去吃饭;初中寄宿第一天,您帮我把床铺铺的整整齐齐,没有一丝褶皱;高中周末来学校看我,总是带着各种翻花样的拿手好菜……
如今想来这些当然很温暖,可是含蓄的中国人啊,总是只有爱意而没有沟通。高中有一阵子,我觉得很苦闷,学习当然压力大,可是关于朋友,总觉得学习的压力已经连朋友的感情都挤占了,我从小就是个重感情偏感性的人,突然就怀疑了友情的真挚,很想和您谈一谈这些青春期在学习高压下的苦闷,可是当然没有说出口,这些话如果真说了,在现实里是非常矫情的话。后来去了另一个城市上大学,好像开启了人生的另一扇门,却发现,每一次回家,越来越少的共同语言,好像我们已经完全生活在了两个世界,也是在这个时候,我发现您渐渐有些老了,对于我不知道的事没有了权威性,是我在不断地接受新事物,您却放慢了脚步,不复记忆里那个永远意气风发什么都有绝对决断的家长了。
如今您刚刚退休,您的人生也进入了新阶段,我大概可以想象这也是个艰难的人生转折点,但是永远无法真的感同身受,一如您年轻时受过的艰辛和委屈。如今我们谈话比以前多很多,却也更多的发现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现在谈到金钱,您好像还是耿耿于怀,想要尽力去赚,当然也许这也只是填充自己生活的一种说法而已,但不管怎样,我都想对您说,辛苦了这么久,为什么不歇一歇呢?人生的曲线总是如同正态分布图一样,有上坡有下坡,尽管看清并且接受自己的生存状态总是很难,但我们也应该一起努力去接受。关于金钱,我只想说,我们家庭的性格氛围,是赚不了什么大钱的,保守而努力,不至于后退,但也不会前进太多。何况如今世界变得太快了,您说了一些谋生的方法,不过也只是在小镇上的保守之道,和这个世界的方向已经离得很远了,连我也时常觉得自己真的是个中年人了,那些个网上说的88年中年妇女可一点都不是玩笑。
今天就聊到这吧,刚写完工作的岗位职责,突然很想和您说说话,下次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