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安托瓦内特,1755年11月出生,是著名的法国王后之一,又称“断头王后”。
在她一生风流恣意,奢侈无度。是十八世纪法国贵族的缩影,洛可可风的最典型代表。
但法国大革命期间,与丈夫一同死于断头台。而她最后一句话,竟是对刽子手的道歉,因为不小心踩到了他:“对不起,先生,你知道我不是故意的。”
01.王后的少女时代
“她伸出玉手,抓起王冠,就像拿起一件意想不到的礼物。”
玛丽出身高贵,身上流淌着罗马皇室与奥地利王室的血脉。她的母亲特蕾莎女王极为宠爱她,甚至准备了50件日本漆器作为她的嫁妆。在当时,只一件日本漆器就足以让小贵族倾家荡产。
相貌美丽的她不乏爱慕者。音乐天才莫扎特七岁时在宫中演奏时,都曾向她玩笑式示爱。
少女时代的她,居住于极尽奢华的美泉宫。这座全欧洲唯一可与法国凡尔赛宫媲美的建筑,有着2.6万平方米的巴洛克式花园,1440个房间的洛可可式宫殿。
宫中的花园内,甚至还养着两只大熊猫。
她的前半生好似轻而易举地拥有了一切。
02.王后的纸醉金迷
“她那时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凡尔赛宫的柳树在风中摇曳,阳光透过帽檐为女郎的容颜染上光斑。
1770年,15岁的玛丽·安托瓦内特,政治联姻,从奥地利来到法国,嫁给路易十六成为王储妃。
但她婚姻生活并不幸福,比起陪伴她,路易十六更喜欢炼铁。
缺乏继承人子嗣的困扰、法国与母国奥地利之间暗流汹涌的诡谲形势、她与公公的情人蓬巴杜夫人之间的矛盾,都让她压力倍增,焦头烂额。
无法摆脱困境的她,没能承担起责任,反而逐渐沉溺于美酒美食、装点花园。
她单单一年就要购入三百多双精致的鞋子。无数的华服,精美首饰让她成为整个欧洲时尚的风向标。
从无数的金线珠宝、夸张的高耸假发,到极尽装饰的家具,她的洛可可式生活风靡西方。
在饮食方面,她更是讲究无比——精致的马卡龙,各色昂贵香料点缀的菜肴。可别小看马卡龙,它造型虽小,材料昂贵,工序复杂,直到现代都仍然只能人工制作。
传闻她非常喜爱它,总在宴会放置许多这种昂贵的甜点。
她奢侈的宴会,举行一次,凡尔赛宫随行的宫女和侍臣就多达16000多人。
但显然,风雨飘摇的法国人民并不能在饥饿中欣赏这种做法。
03.王后最后的归宿
“她想要统治,同时又要享受;她想要王后的权柄,还要女人的自由”。
当时的欧洲危机四伏,法国也不例外,但轻率幼稚令她忽视了一切,继续沉浸在纸醉金迷中。
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前,她为了排解不幸婚姻带来的苦闷,耗费巨资修建行宫,被讥讽为“赤字皇后”。
愤怒的法国人民发动暴乱,冲击皇室居住的凡尔赛宫。
同时背负上叛国罪的王后,最终于1793年,被送上了断头台,成为法国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断头王后”。
04.化作泡影的凡尔赛
“命运过早过多地娇惯了她.....于是她认为,根本用不着努力,想怎么活就怎么活,一切似乎都合适。”
玛丽王后在断头台上时懊悔吗?她好似一直停留在原地。
少女时居住的美泉宫,到出嫁后住的凡尔赛宫,金线华服、高朋宴会、美酒香车、珠宝王冠,甚至甜点马卡龙都是一样华美诱人。但它们收取了玛丽的生命作为高昂的代价。
这不仅是玛丽王后的奢靡与故事,何尝又不是现代人的欲望?
“难道美味可口的食物不是为了食客而做出来的吗?难道喝着甘爽的东西里面有毒药吗?”——王尔德《年轻渔夫和他的灵魂》。
正如玛丽王后哥哥的评价:“革命或将是残酷的,她却亦是咎由自取。”
愿有一日,你我收到命运的礼物时,不必担心地翻看价格贴和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