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诗人海子逝世三十一周年。
「痛苦与幸福,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黄昏华美而无上」
他曾是这样写的,最终也是这样做的。
1989年3月26日黄昏,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身边带着四本书:《新旧约全书》、梭罗的《瓦尔登湖》、海雅达尔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说选》,年仅25岁。后来的每年三月,最适合读海子。
一条年轻生命的消逝,背后是一个神性写诗的时代结束。八十年代是诗歌泛滥的时代,海子却依旧能独树一帜,保持自我,在众多风格中脱颖而出,这源于海子自身作品的风格带有神启的意味,读来有顿悟之感,像是在和宇宙进行最直接的交流,诗歌是人类和宇宙的传声筒,谈论的话题则是关于生命,关于自然,读后会有一些新的领悟。
陈晓明老师曾说「海子的诗有一种自然神性的意味,这种意味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思维,而是从他描写的乡土中国的生存情状中流露出来。他总是倾注热情写作乡村的自然事物,村庄、河流、麦地、马车、花朵和树木;母亲、妻子和农家的人伦……等等,但这些自然事物总是以那么透明的本真性存在。在对自然的体验中,海子接近存在的纯朴真理,那就是神性本身的自然显现」。
写于1984年的《亚洲铜》是海子的成名作,在之后的六年时间里,作品一直持续不断地输出,据统计有200多万字。
他的短暂一生中,诗歌占据了他人生的后场,被塞得满满当当,用自己独特的构句方式,创立出一种属于自己的语言表达风格。
诗人海啸曾评价海子:「对于一个诗人或是作家毕生的写作,有人习惯于慢跑。而对于海子,他却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生命的冲刺,并迅速到达了终点与顶点。」
海子是一个纯粹的诗人,他的作品或覆盖日月星海,用一颗赤子心去描述与心灵相契合的自然,有惨白的月亮,有永远热爱的太阳,日出时「是一个完全幸福的人」,还有昌平的柿子树,一个人尽显孤独;或包罗人间万象,不论长诗短诗,尽是些烟火气,有青黄不接的麦地,他在麦地里歌颂月亮,成熟以后,会有割麦的妇女成群结队地赶来,那时是一片麦浪……还有不停更迭的四季,适合重生的是冰消雪融的春天,热烈的夏天里最适合看太阳,和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秋日黄昏又最为悲伤。
被大家所熟知的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总被一代又一代人传诵。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的人读出了海子的乐观和幸福,有的人却读出了他隐藏在皮囊下的悲观和痛苦。
若不是因为今天的状态过于糟糕,谁又会无端地去期待明天。对今天感到失望,新的一天才会是最大的希望。
这样来看,海子是一个真正的悲观主义者,敏感且绝望。
黄昏对于海子的意义绝非一般,在《幸福的一日》中,他写着「从黎明到黄昏/阳光充足/胜过一切过去的诗/幸福找到我/幸福说:"瞧这个诗人,他比我本人还要幸福"」全新的一天会有全新的幸福,极度纯粹的诗人对于幸福的追求总是很简单。
海子关于黄昏的诗大多是绝望而悲凉的,这是众多叙述黄昏的诗中为数不多的一首基调积极的诗。从黎明到黄昏,只要阳光一直在,他就能一直获得幸福。
海子对诗歌和太阳有着偏执的热爱,「在夜色中/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他的一生贫困、流浪、孤独、潦倒,纵然有天资过人之处,却始终敌不过现实所赐予的无可奈何。
在北京诗人圈里与其他诗人交流他写的长诗,却得不到认可和鼓励,对方称「我们不需要另一个但丁」。他被排斥、孤立、边缘化。
海子离世那年曾回老家过春节,那时候家里人大都在忙着劳作,没人注意到他的孤独和痛苦,后来海子的弟弟查曙明曾回忆说:“我们那个时候没能理解他的诗歌。”
家庭的封闭落后,其他诗人的排斥嘲讽,促使一个天才加速陨落。
海子说过:“我的诗歌理想是在中国成就一种伟大的集体的诗。我不想成为一个抒情诗人、或一位戏剧诗人,甚至不想成为一名史诗诗人,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
他用自己的赤子之心创造了一个美好的诗歌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为自己打造王位,做个以梦为马的诗人,把太阳当作永恒的事业,如夸父一般追逐太阳。
《春天,十个海子》是他的绝笔作品,写下这首时距离死亡仅有12天,「在春天,野蛮而悲伤的海子/就剩下这一个,最后一个/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
倾心死亡的根本是对人间再没有期望,世间的尘俗在压迫着海子,他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四处都有反对的声音,来自家人或陌生人,没有人可以走进他的精神世界,他也得不到契合的共鸣,加之自身心理层面的敏感悲观和精神层面的冲击,在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打压下,他最终选择了这样的方式去解脱。
一个万物生长的三月,他一改蓬头垢面,换了新的发型,挑了一身干净利落的衣服穿上,收拾好出发的行囊,背包里有四本书,还装着自己的诗稿,他来到山海关,整理好衣角,而后平静地躺上铁轨,正是一个温和的黄昏,远处的轰鸣声越来越近了,一切准备就绪,他即将奔赴另一场重生。
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