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能量加油站966

李玫瑾:最残忍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怕你

李玫瑾教授说过这样一段话:

“最残忍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怕你。如果一个孩子在家被父母欺负,那他一定会被全世界欺负。

父母要允许孩子适当的顶嘴和叛逆,不要成为孩子的第一个霸凌者。

不要永远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去指责批评甚至辱骂孩子,摆出一副我就是权威的姿态。”

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服从管教,便站在家庭权力的顶端,对孩子进行各种施压,让孩子害怕自己。

可父母的每一次打压,都意味着孩子长大后,面对这个世界多了一分怯懦和恐惧

01

中国传统家庭结构类似“君臣”:父母是君,子女是臣,父母的话就是圣旨,容不得反抗。

他们希望以此达到一个目的:一个警告的眼神,一句口头的警告,孩子就会立马变得乖巧听话。

但长期在惊吓恐惧气氛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性格压抑、胆小自卑,安全感缺乏。

看过这样一则新闻。

26岁的小林,经常患肺炎,求医问药无数,都无法根治。

其实从一开始,小林就知道自己经常患病的根源是什么——六岁那年他误吞了一个哨子。

他的父母非常强势,隔三差五就对他一顿批评,而且不允许孩子挑战权威。

因为担心父母责备,误吞哨子这件事他一直瞒着没有告诉父母。

“小时候真的很怕挨父母骂,所以即便知道出了问题也不敢告诉他们。”

直到二十年后,因为一次重度肺炎,医生在他的支气管中找到了哨子,这件往事才被翻了出来。

很多父母虽然爱孩子,却用最严厉的语言、最狰狞的面孔,攻击孩子的身心。

他们认为这么做,孩子就会变得乖巧听话,但其实恐惧只会把亲子双方推向相反的方向。

最后调教出来的孩子,不是懂事听话,而是疏远和自我信心毁灭。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被自卑折磨了一生,这与他父亲的教育方式不无关系。

卡夫卡在《致父亲》中写道:你的叫嚷声、涨得通红的脸、急匆匆解下皮带要打人的样子,都让我感觉像绞刑,无比折磨人。

因为从小害怕父亲,卡夫卡性格逐渐变得忧郁、自卑。

感情中他很自卑,三次订婚,三次退婚,终生未娶。

事业上他缺乏自信,去世前曾拜托朋友焚烧了他呕心沥血完成的所有作品。

心理学上有个词语叫“原生自卑”。

在原生家庭中,父母长期否定和打击孩子,甚至采取暴力的方式,会给孩子带来自卑感。

孩子会不断放低自尊,去从父母那里换取一点安全感。

小心翼翼地讨好父母,伪装成听话乖顺的模样,压抑自己的需求和意志。

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往往会自我评价过低,陷入自卑中难以自拔。

尚和道+瑜伽+冥想+读书+身心灵成长家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则故事: 太阳和北风打赌:比赛谁能让路人脱下厚厚的外套。 北风势在必得,鼓足了劲儿,朝路上的行...
    16b243081175阅读 60评论 0 0
  •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第一大关键,如何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 1、接受现实是走向乐...
    16b243081175阅读 108评论 0 0
  • 这世上有一种东西永远是本亏的,那就是发脾气。 很多父多母在教育孩子时总喜欢发脾气,对孩子大吼大叫,然而,这其实是最...
    16b243081175阅读 135评论 0 0
  •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第一大关键,如何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 1、接受现实是走向乐...
    16b243081175阅读 84评论 0 0
  • 孩子没有了“价值感”,便把生活变成了负能量。李玫瑾教授提出观点:我们应该学会一种大度的教育,有时候孩子在学习上失败...
    16b243081175阅读 8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