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是什么?我为什么不能获得自由?真正束缚我的究竟是什么?
假设你得到了金钱方面的自由,但仍然无法获得幸福。这种时候,你所剩下的是什么样的烦恼和什么样的不自由呢? ——人际关系(亲朋好友以及工作同事之间的关系)
1.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在工作中,会遇到一些奇怪的同事(在我眼中)。他有时说话的语气以及态度,令我非常的不舒服(证明我的内心还不够强大)。在之前我想着都是同事,会主动打招呼,看了这一章后我才明白这并不是我的课题。做好我的工作是我的工作课题,但是同事的言语态度那是她的课题。我不能因为别人的课题而影响自己心情,就像你遇到一个你喜欢但他不喜欢你的人一样。你喜欢他是你自己的课题,但他不喜欢你就是他的课题。他的表达只是内心真实所述,但与你好不好无关(在自己为人处事没什么大问题的情况下)。
信任这一行为也需要进行课题分离。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是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的话,那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父母强迫孩子学习甚至对其人生规划或结婚对象指手画脚,这些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因此,生活工作中,咱们要学会分离课题,不要把别人的想法活在自己的身上。分离其中的课题,这将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观点。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
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
读书的时候如果离得太近就会什么都看不见。同样,要想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距离太近,贴在一起,那就无法与对方正面对话。
2.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为了不被任何人厌恶需要怎么做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时常看着别人的脸色并发誓忠诚于任何人。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不想被别人讨厌,这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想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就需要自己去抵制这种本能。让自己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即使有人不喜欢你,那也并不是你的课题。并且,“应该喜欢我”或者“我已经这么努力了还不喜欢我也太奇怪了”之类的想法也是一种干涉对方课题的回报式的思维。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3.人际关系王牌掌握在自己手上
和父亲的沟通,我一直觉得他易暴易怒、说话让我不舒服,所以我不喜欢和他说话甚至拒绝。搬出目的论就会发现:因为我不想和父亲好好说话,所以我搬出了他这些臭毛病。
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世上最难的事情就是改变一个人。我每次渴望他能够改变他的说话方式,却发现他每次往我的雷区踩。每次这样的沟通都会引起隔阂,并且我潜意识会学会这种方式导致自己也会形成这种态度。
想了会儿,如果我想他改变这种态度,那我只能改变我自己。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去耐心聆听他说话。下次再有矛盾点,就换一种方式说话,亲密关系也需要分寸感,自己所谓的好或者自己的感受在父亲的眼中会觉得有侵权的事项。实在不行就不要说话,给他尊重感,所以说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4.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分寸感),终点是“共同体感觉”。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无论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成朋友,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
要想获得归属感就必须把他人看作伙伴,而要做到视他人为伙伴就需要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
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假如你会因为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那就等于是从属于纵向关系和承认“自己没能力”。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5.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
尊敬长者非常重要。如果是公司组织,职责差异自然也会存在。并不是说将任何人都变成朋友或者像对待朋友一样去对待每一个人,不是这样的,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行为方面的目标:(自我接纳)
①自立。
②与社会和谐共处。
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
(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①“我有能力”的意识。
②“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人际关系不顺利既不是因为缺陷,真正的问题在于无法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却将焦点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并企图以此来评价整个世界。这就是缺乏人生和谐的错误生活方式。
6.工作狂是人生谎言
工作狂则是只关注人生特定的侧面。
因为工作忙,所以无暇顾及家庭。”但是,这其实是人生的谎言。只不过是以工作为借口来逃避其他责任。本来家务、育儿、交友或兴趣应该全都给予关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不敢正视人生课题的生活方式。“工作”并不仅仅是指在公司上班。家庭里的工作、育儿、对地域社会的贡献、兴趣等,这一切都是“工作”,公司等只不过是一小部分而已。只考虑公司的工作,那是一种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
7.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无论你过着怎样的刹那,即使有人讨厌你,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a、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对于这种现实,阿德勒准备了极其简单的回答——“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这种想法就足以让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b、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你是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c、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人可以随时改变并能够获得幸福”“问题不在于能力而在于勇气”
致上
追梦人
愿同路上的我们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