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末期,卫国有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在赵国经商时,吕不韦做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巨资,资助过当时在赵国做人质秦庄襄王子楚。等子楚回到秦国掌王位后,吕不韦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
秦庄襄王当了秦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谁料,秦庄襄王在位三年就驾崩了,吕不韦便辅佐他的儿子嬴政继承王位。吕不韦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历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
由于嬴政年龄尚小,所以秦国行政权全部掌控在吕不韦和赵姬手中。吕不韦急于巩固提高自己的政权,加上当时社会又盛行养士之风,便也养了三千能够出谋划策的门客,作为智囊团。与此同时,他还让这些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门客把自己多年来苦心钻研的见解和心得写成文字,呈现上来。
这时,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学问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
吕不韦当时的三千门客广泛收集天文地理、风土人情、治理人世等各方面内容的文字资料,万分欣喜,便将其汇集起来,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题名为《吕氏春秋》。后来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将《吕氏春秋》公布贴在秦国首都咸阳城门上,并张贴悬赏告示:“如果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赏黄金千两。”
然而,布告贴出许久,并没有人出面给《吕氏春秋》添删一字,领取千金之赏。谁不知道吕不韦是秦国有权有势的人,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成语“一字千金”,便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