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是每个父母每天的复读课;孩子成材,是天下父母最期待的优秀答卷。
孩子早期就如同一张白纸,这张白纸上究竟能画出什么样的图画,全在父母的智慧手笔。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孩子是站在父母肩膀上成长的,父母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高度,父母能走多远,孩子才能走多远"。
有一位妈妈是从事文字工作的,习惯于在晚上看书、写东西。妈妈伴着一盏孤灯,或捧着书夜读、或伏案疾书的身影在女儿幼小的心里埋下了乐于学习的种子。
由于母亲的潜移默化,让女儿从小便远离电视、手机。打学会写字以后每晚就坚持写日记或编故事。看到妈妈时常收到稿費单,她竞然也产生了投稿的愿望,主动要求妈妈指点她,怎样写出好文章、怎样投稿?后来,女孩刚上五年级就有几篇文章在网络发表,这一成果,大大激发了她的写作兴趣。
父母,其实就是孩子的镜子,父母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都成为了近在咫尺的孩子,观察、模仿和学习的榜样。
你上街带孩子,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孩子下次也会单独闯灯红;你在公开场合随地吐痰,孩子也会随地吐痰;你喜欢骂人,孩子肯定也会骂人;你吃饭时爱挑食,孩子吃饭必定挑食………
当父母的,谁都想把孩子培养出一个高素质的人材,但得有个前堤:给孩子做好表率………
被毛泽东、蒋介石同时推崇的"千古完人"曾国藩,用自律十二条,严以律已,坚守了几十年,并形成家风,让其祖代文脉相传,生生不息。
身教无声胜有声。
家庭虽没有讲台、黑板,但却是一所永不放假、永不下课的学校。父母的功底,即是孩子的未来;父母的"功课",备的的好不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成绩。
父母是弓,孩子就是弓上的箭。
高质量的父母,培养出高质量的孩子;没文化、没修养的"暴发户",培养出的孩子大多欠缺文化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