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读书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呢?
收集很多很多书单,从第一本开始,去网上下载txt的版本复制到word里面,然后在电脑上一页一页的看,或者进各种阅读软件,花很少一些钱就可以看完一整本书,总是一边看一边自我感动,我怎么这么努力上进,怎么这么优秀啊!
可很多时候却是我可能第一本点子版本的还没看完,中途就放弃了。 不可否认的是,这样子很省钱(我是有多穷!),一直到现在我的电脑里还存了不少看过的电子书舍不得删掉。
用过很多阅读软件,基本大同小异。 直至最近一段时间,才开始改成看纸质书(手机阅读软件真的很费眼睛)。 然后感慨,其实看书还是应该看纸质版的啊。
我喜欢书本带来的纸香气还有厚重感,看着书签一点点往后迁移,也会有一种满足感,可以偶尔写写画画,还可以留给子孙后代,哈!
读完了,做好阅读笔记,认认真真写一篇书评,完美!
关于读书,我很长一段时间觉得特别纠结,纠结于我应该读什么书呢? 其实也就是前不久,才刚刚释然。
我觉得很多人应该跟我差不多吧,那就是我们还没有到一个应该有这种疑问的阶段,因为我们读的书太少太少了。
其实除了少读那些成功学或者网络上类似于霸道总裁爱上我的这类文章,只要是一本正经出版社出的书,都可以拿来读。
你可以读小说、散文、经管、历史传记、各种专业书籍……全都可以,偶尔觉得懈怠了,还可以读一读鸡汤,或者看一本青春类的文学,都没问题。
书只有读的多了,深了,广了,视野才会被放宽。 至于你是选择app上看还是纸质版的,这完全是个人选择。 譬如,我有一个不知是不是好的习惯,我会同时看两本,一本是工作间隙,比如我电脑旁边贾平凹先生的《自在独行》;一本是手机上看的,躺下之后,起床之前会打开看一看。 我总是这样,两本同时进行,倒也乐在其中。
当今这个时代,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大家的阅读很多时候局限于这种app上的心灵鸡汤,短短的几十字,随手点赞,长期如此,导致很多人,每每看书就觉得心烦意乱看不进去。因为阅读碎片化,我们能接受的一次性的阅读量越来越少,文字也是越短越好,长篇大论反而很难读下去,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我现在已经很少看微博,也从未看过抖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上年纪咯┬_┬)。以前刷微博刷到放下手机就觉得空虚无助,所有的零碎时间都耗在上面了,所以看书也总是半途而废,因为很多时候总想着看看微博上又有什么娱乐八卦,所以干脆卸载了一段时间逼着自己不去看。时间久了,还真是有效果,如今下了一个简易版的偶尔看看新闻,很长时间不点进去居然也不觉得无聊。
信息化时代,这些个应用软件占据了我们太多太多时间,私以为我们真该沉下心来,静下心来读一读纸质书,修身养性也好,增加知识也好,比着一天天刷微博看娱乐八卦,总是好太多。
人心浮躁的时代,最该修一修新,而唯一能修心的,就只有静下心来读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