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想知道一个九岁的孩子篡改期末考试分数,这个行为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呢?其实一个是为了讨好父母,另一个是自我欺骗,而我就是那个孩子,我这么做就是为了讨好父母。
九岁那年,上四年级的我在拿的成绩单的那一刻眼泪刷的一下就流了下来。老师以为是我觉得自己考的太差,哭了起来。他安慰我说:“都考及格啦!语文65数学75劳动80,别哭下次好好考,看你平时调皮的。”没错!我在学校特别调皮在家里就特别乖。而我当时心里想的是:语文比上次低了十分,爸爸肯定会生气的。那句:考不上80分我就出去打工了,回家来带你成绩还是这么差。有什么用啊?一直萦绕在我耳边。看着桌上给我打分数的笔,趁老师转身喝水的功夫,没多想那起来就把6划了一笔变成了8,放下笔慌张的离开了老师家。回家的路上,一直在想要是被发现那一笔是加上去的,该怎么办呢?我很害怕,到了家门口我悄悄地在门缝那里看见爸爸在洗肥肠,当时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心里琢磨着:哈爸爸手湿的,而且还油,肯定不会拿着仔细看的。我推开门,门咔吱咔吱作响,父亲回头看我,我避开了他的眼神,一句考的怎么样?我走到他旁边,手擦了一把汗,嘴吞咽了一下说:语文85,数学75,劳动80。“嗯,还行,数学下次也要考80。知道了吗?”我抬起头看见他脸上的笑容点了点头。心里想:你高兴了,我就安全了。
你可能会问你怎么知道你的行为是在讨好父母,这的感谢我的经理,在一次协防中他说经过他的观察和与我一个多月的时间的了解,我其实是一个讨好型的人,我没有用语言反驳,这是我的习惯做法,用沉默来对抗一切,尽管心里很愤怒。我和父母的对话一直停留在:成绩怎么样了,考多少分,还有多少生活费,你弟弟又不听话了,你劝劝他,想得到一点多的关心都要装一下病,当然有时是真的病。我们的通话时间多数情况下不超过三分钟,我和父母的关系就是这样。所以我现在和比我大一些的长辈或者其他人都聊不来,不知道要聊什么,感觉很别扭。我的性格就是在这种关系中形成的。
性格,在关系中形成;性格,在关系中呈现;性格,在关系中疗愈。我认识了自己,接纳了自己,所以我相信自己,从此刻开始,慢慢活出不总是讨好别人的那部分自我,尝试和父母聊聊其他的。同时,我也告诉和我一样有讨好别人倾向的朋友们,我们已经成年,我们有力量去爱自己,去拥抱你内心的小孩,告诉她,你不会抛弃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