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个人管理成长营—《搞定I》共读活动

回过头去看,时间过得真快,三周的《搞定I》共度活动结束了。将注意力持续放在一件事情上,真得很难。不过一旦做到了,就想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效果。

第三周,我着重学习了GTD流程图,结合Doit的使用,每日做回顾。虽然这个过程不是非常熟练,但也是获得一定效果的。体验到当一切事情都能按时或者提前完成以后的轻松感觉。以前总有人说,尽情玩乐,全情工作。说得人却忽略了一个前提条件:将一切事务赶出大脑,才能专注的去玩乐、去工作、去活在当下。

是否需要采取行动

GTD工作流程,第一个关键分支,是判断收集篮里的事情是否是一个需要采取的行动。如果不是,就需要判断是否丢弃,还是收集起来放到将来/也许清单内,还是存储到“外脑”里,如有道云笔记等。

是否需要分解

如果是一个需要采取到行动,那么进入到下一个分支。判断是否是一个复杂的项目。项目,可以认为是有一个以上的可执行的行动的打包。如果是一个需要继续分解的项目,那么就要在Doit的收集篮里转换成为项目,并在项目里添加下一步行动。当然,并非收集篮的行动都是复杂项目。

在这一步骤里,我可以理解是一种格式化,一种标准化。收集篮里收集到的东西被第一个分支过滤后,剩下的行动依然是大小不一,较为混乱。如果不加以分解处理,直接行动必然会造成系统的崩溃。所以分解项目这个步骤可以看成二次过滤和“物理消化”。符合下一步行动标准的行动进入下一个分支,而过于复杂的任务就被挡在第二层滤网上,等待被分解。

项目的“物理消化”一般是在每周回顾当中去处理的,因此需要腾出足够多的时间来思考,如何分解项目并确定优先级,规划到未来一周计划里。

下一步行动

经过,周回顾的“物理消化”之后,Doit的下一步行动清单里,都是标准化的行动了。此时再做日回顾、日计划,就能非常顺畅和果断了。毕竟每日回顾给到的时间不那么充裕。

关于学习方法的感悟

学习最有效的方式是输出,是教给别人。在学习到GTD工作流程和Doit做行动管理后,无意识的教给别人去使用这个方法,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能体会到自己对这个方法的流程又重新梳理了一遍,而且有了新的认知。

成人学习都是有目的性的。只要有清晰明确的目标,才会有不懈的动力。在学习之初,我的目标还是很模糊的,只是知道这样做对自己有好处,仅仅只是一个模糊的远景。

当自己意识到,可以学习到这个方法之后,去教会别人,帮助到别人的同时还能加深理解。有了这样的"好处"之后,我渐渐地体验的“上瘾”的感觉。我相信现在是正式渐入佳境了。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GTD流程图.jpg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Doit入门感悟 在这里引入一个概念,在程序设计的领域里,有一条“公理”:任何单入口单出口程序都能用顺序,分支和循...
    Sonnar阅读 1,332评论 0 0
  • GTD的5个步骤里,第四部就是“进行思考回顾”,而共读活动要去写每周回顾,多少也会有刻意练习的设计吧。这一周对我来...
    Sonnar阅读 1,664评论 0 0
  • 你是否一直挣扎于巨大的工作压力边缘呢?你是否常常面对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务感到无所适从呢?那么这里呢,我们就要介绍一...
    惜她阅读 5,470评论 0 10
  • GTD(Getting Things Down)即时间管理 我和众多身处屏幕时代的朋友一样,在联网的时候精力涣散,...
    Blarmer阅读 10,555评论 11 180
  • 1.ctrl+U 进目前类的父类/接口去2.commit+alt+B 代码跟进3.commit+D向下添加一行4....
    小颖啊阅读 1,67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