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机构创始人,
xxx培训讲师,
xxx学院老师,
xxx认证教练,
xxx企业顾问,
……”
今天,看到一位网友的标签有上面一大堆,可能一张名片都印不完。
知道你很牛,但是看完这么多头衔后,别人往往一个也记不住,最后相当于什么都没有。
在《PPT演讲力:重要时刻,不要输在表达上》一书中,作者Sophie老师明确指出:
标签一个就够了,最多也不要超过三个。
原来,标签也要奉行“浓缩的才是精华”原则。
那么,如何来做自我介绍,让别人一下子就记住你呢?
作者认为,首先把自我介绍浓缩成标签去传播,才能快速、有效地连接到你想要连接的人和资源。并在书中提出来了自我介绍公式:MTV
Me,我是谁?
Task,我做过什么?证明我牛!
Value,我的价值是什么?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1.Me,我是谁?
方法一,“傍大款”。
如果自己的公司很有名,就可以用“企业+职位”作为自己的标签。
比如,“张三,腾讯产品经理/百度的技术”,因为在业内的口碑是很响亮的。
如果自己的公司没名气,但职业有名,比如法官,医生,老师,警察。就用职业标签。比如“李四,高级教师”。
如果自己的公司没什么名、职业也没什么名,就用“业务”做标签。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业务是最容易与他人产生链接的,突出业务是最好的标签设计,比如,“张三,旅游”。
还记得《西游记》中唐僧的自我介绍吗——
“贫僧唐三藏,从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取经。”
全是“抱大腿”,大唐就是知名企业,僧人就是有名职业,取经就是扬名业务。
方法二,差异化。
标签就是定位,要差异化,表明你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就如同,很少人会记得第二名是谁,要么第一,要么唯一。
想要有差异化,可通过垂直细化来完成。
垂直细化,也就是聚焦,越聚焦越成功。
比如,将“张三,旅游”,聚焦为“张三,2~6岁亲子旅游”。
再如,“怕上火就喝王laoji”。饮料有很多种,但王laoji聚焦怕上火,这就和别的饮料不一样了。
差异化的本质就是,你能不能找到你最熟悉的那一类领域,专注在这类领域,让自己的成效最大化,让大家记住“你是最善于处理这类问题的人”,你就聚焦成功了。
2.Task,我做过什么?证明我牛!
书中指出,这部分就是要用数字、故事、背书证明你的标签。
比如还是上面张三的例子:
“张三,2~6岁亲子旅游。
我带团十余年,去过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高峰期每两年就会新鲜出炉一本盖满印章的护照。
有了孩子之后,在他不满1岁时,我就带他看世界了,到现在已经五年了。”
3.Value,我的价值是什么?
紧接着上一步来说,你这么牛,跟大家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说你能为大家做什么?
对此,我们继续上面张三的例子往下说:
“2~6岁亲子旅游在我国还比较新鲜,但是在其他很多国家已经是很普遍了,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外国人手推婴儿车全家出游。
一生很长,但能纯粹与孩子相伴的时间就是0~6岁学龄前,无论对孩子还是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生中最美好的亲子时光。
带孩子旅行很麻烦,要选择适合孩子的路线、景、酒店、应对状况,我给大家准备了各种路线,让你们省心省钱,少走弯路。”
听到这里,作为宝妈奶爸的你们有没有感觉天都要亮了?赶紧加上他,带孩子出去玩就方便了。
此外,我们可以加上一个跟成就无关的标签,比如“”烹饪高手”“美食家”“中医爱好者”。
这样的标签会让你很立体,不功利,也会让你更加受欢迎。
怎么样,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发现要做好一个自我介绍其实一点儿也不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