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半时间读完蔡崇达的《皮囊》,弥补了整个11月到12月初一本书没读的遗憾,也减缓了一直以来逐渐陷入碎片化阅读没有体系没有相互间的逻辑关联更缺乏深度思考的种种恐慌。
我不知道从书架上抽出这本《皮囊》是不是某种命中注定,只是它的名字触动到了我的某根神经,让我联想到我现在的看似充实忙碌实则空虚无措的生活,以及每天辛苦的在多个角色里转换却不知道到底在追求什么的自己。也许还因为,它的厚度刚刚好,让我不那么容易的读完又有勇气去挑战我的阅读速度。
阅读《皮囊》的过程中,我曾无数次被细节的生动真实而感染,他给我一种完全在场的感觉,阿太的硬和狠,中风偏瘫的父亲想要站立支撑起这个家庭却无能的痛苦,母亲一生就为了完成爱这个家的使命而隐忍,而承受,而倔强的抬高爱的尊严拒绝任何的诋侮或者可怜,神明所带给脆弱家庭的情感的依托,阿小张美丽文展厚朴等生命过客所勾勒出的成长轨迹与人格的塑成。
有些话,不敢回头多看,因为太过冷静太过真实就像一根细针悄无声息的捅破了一个个幻泡,我急需一碗哪怕一小碗鸡汤来滋补一下我的虚弱减轻我的寒冷,然而没有。看到最后我才慢慢明白,那些所谓的鸡汤所谓的青春无极限所谓的创造未来一旦在架空的现实面前,都是毒药,它不会让你的生活变好只会让你吸毒成瘾越陷越深,就像那个厚朴,他的存在只是被当成他人另一重被隐藏的人格的先锋,去探路看看想像的世界是不是在疯狂的追求下真的能到达。而事实上他悲剧的一生只是给周围的人划了一块禁区,让人们反思这悲剧的根源调整自己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成长是没有统一固定的方法论的,只能是根据所有的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经历体验总结反思,而且是独属于你的命中注定的让我们逐渐成为今天的自己。很多人说,道理看的很多,生活看的很透,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不信,我仍然认为,过不好是因为道理不是你从你的生活总结得知的,他人说的你未必真懂,生活不是你看透的,你没有经历真正的大喜大悲风起云涌见过真正的世面怎么能说看透?我们都从学生时代走过来,抛过来一个问题头脑会立刻反应大概的套路,然后对答如流,我们满足于书面的答题满足于迎合他人的评判标准从而得到认可。然而生活是没有标准答案的,答案是错综复杂难以言尽的,我们是否愿意花心思花精力用心寻找用心体会决定了我们能不能过好这一生。
我曾试图拒绝完全投入阅读皮囊的状态,因为我怀疑这些看似真实的背后是否藏着几分不真实,是否有着极力渲染的部分。但这不重要,把生活抽象成艺术,展现给我们的是真实的人性,是摘下名人光环和我们一样的人,以及那颗逐步净化的灵魂。
我也有过抱怨为什么他不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年轻人一些劝谏,一些指引。但,纵使有相似的皮囊,可那些刻在骨头里的故事是不一样的,纵使他有遗憾可谁又能说当初他的选择是错的呢?
我想阅读《皮囊》于我最大的意义,一是通过阅读写作生活更好的“看见”他人,“看见”自己,二是尽早的回答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