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申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导语: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创的记年方式。古代重视农业,但无先进技术就只能靠天吃饭,所以概括出二十四节气以便百姓从事农耕活动。
然而每个节气均时隔半月,应用在农事上还不够精确,在此背景下,西汉时期出现了一部著作《逸周书·时训》,文中将每个节气分为三候,总共七十二候。
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每个节气中的三候无不应顺自然规律而循序轮回,决不会因为沧桑变迁、改朝换代而有所变更。
立春
雪泥云覆东风散,梅底春烟醒蛰虫。
鱼陟负冰吹柳眼,向君归处弄飘蓬。
注: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雨水
天阙消寒獭祭鱼,雁鸿闻讯谢南居。
雨烟舒草迎新客,犹有山枝映石渠。
注: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惊蛰
奔雷罔顾小桃红,启蛰黄鹂唱柳风。
鹰化山鸠鸣合乐,连天一曲庆春宫。
注: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黄鹂鸣),三候鹰化鸠。
春分
紫燕双双入画廊,新雷欲扰陌边桑。
掣云飞电促人启,雨脚芦芽染屐香。
注: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清明
风乱桐花叠韵伤,空悲田鼠化鴽藏。
日边七彩飞虹渡,直贯阴幽慰断肠。
注: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
谷雨
春阑怅望一浮萍,布谷催萌雨点青。
戴胜飞来衔紫椹,凭桑以慰莫仃伶。
注: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
立夏
溽蒸田垄惊蝼蝈,旯旮嘹嘹唤地龙。
一蠕一躬牛半掌,王瓜坐壁笑耕慵。
注: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小满
苦菜清平慰所思,深阴靡草盛阳辞。
麦秋夏熟题秋早,醉在人间小满时。
注: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
芒种
螳螂破茧正田肥,劳燕分飞噪翠微。
反舌静闻芒十里,一期收种两畦围。
注:一候螳螂生,二候䴗(jú)始鸣(劳伯鸟),三候反舌无声。
夏至
日始一阴惊白鹿,慌神解角溅莲池。
蝉鸣半夏苗风起,客问谁家柳笛吹。
注: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小暑
暑蒸偏弱温风至,蟋蟀东墙借个泠。
坐看苍鹰凌搏鸷,拂云收雨濯星星。
注: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大暑
流萤似火偏从草,润溽烦蒸腐作泥。
天惜农耕云织锦,落成霖雨助丰畦。
注: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立秋
时令西凉起索风,扶摇白露濯青桐。
寒蝉敛避哀萧杀,望雁排云入倥匆。
注: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
处暑(新韵)
暑门初裂鹰韝跃,掳鸟八方起肃风。
但见盘餐新稻黍,便知秋气已从容。
注: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白露
南飞塞雁携乡草,逐燕相将筑暖房。
清露镶帘遮百味,雾中羞养美娇娘。
注: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秋分
日分秋色昼匀夜,雷歇威声顾蛰栖。
独有银河长汲水,肃风吹裂满江泥。
注: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寒露
迎宾雁字书寒露,飞雀遗痕蜃蛤罗。
近水菊华天际问,火云何处佩婆娑。
注: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霜降
落木萧萧豺祭兽,染霜枯叶覆风腥。
腊熏虫蛰长香梦,春醒闻踪过晚亭。
注: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立冬
别去小春冰盖水,阴凝夜冻地初寒。
海中大雉孵雄蜃,吐气成楼梦自安。
注:1、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2、农历十月又称小春月。
小雪
银河水竭虹桥别,暖日云藏雪赶山。
六瓣花裁无限朵,欲将尘世漫冬颜。
注: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
大雪
知时鹖鴠忍寒声,惟虎摩娑雪下情。
荔挺抽芽风助势,偏阳一线亦当争。
注:一候鹖鴠(hé dàn)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冬至
入九地龙犹抱暖,梅花树底慢耕躬。
忽闻麋角落泉响,方觉生机已涧融。
注: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小寒
寒启微阳招雁北,犹闻喜鹊筑巢邻。
关关雉雊相思梦,游子同吟一玉人。
注:一候雁北乡,二候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gòu)。
大寒
故园鸡乳馋鹰隼,寒重难熬渴与饥。
厉疾春萌征几处,奈何冰固水涟漪。
注: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