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公开课上杜甫的《登岳阳楼》,课后见一老师的评语如下:准备充分,思路明晰,教态自然,但拓展比较阅读为时过早,且对比内容与本文授课目标不太相符,且冲淡了本文的授课内容,有喧宾夺主之嫌。
说实话,我只认同前八字。“准备充分,思路明晰”是我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备课和做课件时也专门注意过。至于教态自然,如果一个上了十九年零三个月课的老师还教态不自然也实在是一大悲哀了。
好吧,以上都不是重点,我重点想说的是拓展比较阅读为时过早之后的那几句。
拓展比较阅读的时间这个难道不是看学生的接受能力吗?以前我也走常规教法,每每分析得口干舌燥,还有学生一头雾水。可是自从上《杂诗》和《咏怀》时对比意境,我带着学生揣摩了陶渊明诗中不用“明月”用“素月”的效果后,学生自主区分出了幽寂幽僻的不同,甚至还有学生提出了个“幽谧”。之后学其他诗词时我们也会对比一些类似的诗句,大家对这种比比更明了的学习方法貌似接受度还挺好。
至于对比内容与本文授课目标不相符合,用来对比的诗歌是被古代诗评家们比较过无数次的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对比点按王国维《人间词话》关于词的境界设了三个:一是颔联的景物描写,二是诗歌的情感,三是景与情的融合度。比景时,我没按常规要求学生找出意象再概括意境,而是直接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比较两处写景句的效果和境界。学生很快就比较出空间、时间上杜诗更雄阔宏大。“坼”字和“浮”字的炼字之妙,常规教法,往往老师要先问“坼”字是什么意思,然后带着学生体会一番,最后PPT上给出一段高考题答案规范版本的鉴赏文字好像才算尽心尽力走完全程。昨天上课时我就问了学生对比力量感时,“坼”字应该和哪个字比较,学生很快就说“坼”比“撼”,“浮”比“蒸”,可能两分钟不到就分出了写景的高下。比情、比景与情的融合度都很顺利,顺利到备课时本来打算细讲的一些东西我都没好意思拿出来显摆自己的体悟之深。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我实在想象不出学生能不通过置身诗境,展开想象就比较出“坼”和“撼”、“浮”和“蒸”的表现张力。学生都懂了,我又何必再费劲去重复一遍,这不是看不起学生智商吗?
至于冲淡了本文的授课内容,有喧宾夺主之嫌。我想应该是指我把李白和杜甫放在一起作比较。其实我备课第一稿时没把杜甫和李白放一起,修改教案是因为教《蜀相》时学生说宁背长诗《将进酒》也不愿背56字的《蜀相》,一说要上的《登岳阳楼》也是杜甫的作品,大部分学生直接表示不喜欢杜甫,因为李白的诗浪漫有仙气,杜甫的诗苦哈哈又拗囗。这种粗浅的评价与喜好,让我觉得很有必要引领学生对李白和杜甫作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难道语文教师不是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诗歌去看到杜甫的伟大灵魂,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吗?难道不是除了教授文本之外还肩负着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巨大责任吗?备课难道不是除了备教纲考纲教材文本之外还要备学情吗?
都说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对于从小没有阅读习惯、每天在校时长14小时以上的学生来说,除了自己在备课时努力拓展,在课堂上将腾出的时间用来多讲新的东西和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我实在是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
我并不是一个听不得别人批评的人,这次欣然接受同课异构公开课的教学任务,目的也是想听听大家的不同意见,我也承认在面对镜头和黑压压一整排的听课老师时不如平时课堂那么放松自如,以致于后来忘记解决学生学习时找不到感觉临时被压后的景中悟情问题。可是这种不重视教育教学初衷的评课意见,我实在是无法认同。
我从不在乎公开课的名次,学生喜欢还能从中受益才是我愿意花时间和精力的动力。昨天的公开课要说有遗憾的话,听课老师看不到孩子们眉眼里的笑和发自心底的快活才是我最大的遗憾!
最后,我最最想说的是每每课堂上孩子们心领神会的笑和恍然大悟的表情都会让我有被幸福击中的感觉!感谢小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