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的第八节主课——孩子不爱学习/沉迷游戏怎么办?》
今晚看点:
他,昔日“网瘾”少年,成绩常居班里倒数,想不到吧!
他,曾经同学关系紧张,在班上常遭排斥;一度自信心低到在学校不敢喊,回家屋里横……
他,又是如何成长为了我们的【浩明营长】——声音悦耳的主课也是他录制的~我们所有学习资料都是他精心设计的~他还为上百个家庭提供过线下1对1咨询,是许多“问题”孩子的知心大哥哥~
终于有机会能以这个方式正式跟大家打个招呼了,延续训练营晚分享传统,为了方便后面爬楼的同学,今天的分享形式也主要还是以文字为主。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咱们训练营中的教研营长,在幸福双翼工作已经7年多了,目前任职产品总监一职,推动了一系列线上产品的诞生。在今天晚上的分享开始之前,我想对大家说一声感谢!感谢每一位能够坚持学习到现在的你,我一直认为,认真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能够身教传承给孩子的力量。
我接触过很多的父母,他们很多有的要上班,白天忙工作,晚上还得顾家庭,特别忙碌。有的 是全职在家的父母,每天也有操不完的心,做不完的家务。但,其他父母好不容易抽出空来,可能更会选择让自己放松一下,煲煲剧,刷刷抖音、玩玩游戏。而你们却在认真学习、在自我成长。14天的学习内容,我很清楚,学习强度有多大,坚持下来,真的不容易!有这样父母,不是孩子们最大的幸运吗?感谢你们的认真,为了你们的这份认真,今天我决定讲一节训练营第八课!隐藏的第八节主课——
《如何拯救沉迷游戏的孩子?》本来训练营只有七课的,但这14天里面我看到这么多的家长如此的认真,所以今天我也特意准备了训练营的第八课,作为一次加餐。虽然我们的晚分享有讲过这个话题,但这个话题确实是我做了上百个家庭个案后,发现最常见也是最棘手的话题。所以,今天跟大家认真聊一下这个内容。讲多不如讲透,今天晚上核心篇章,一个是认识游戏,另一个是如何“拉回”孩子。
先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个话题,是谁把孩子推向了游戏的“怀抱”?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如何拯救沉迷游戏的孩子,我想提到孩子沉迷游戏,可能我们都会脑海里出现一个画面,那就是孩子一看手机就停不下来。边上网课边偷偷看网络小说。也许有的伙伴想到孩子沉迷网络会感到心烦、焦虑、担心、苦恼。我们可能会用这些词语来形容我们的心情。甚至我接触的不少家长,他们还有一份心痛的感受。我们一起来用一个很常见的场景来探索一下孩子对游戏上瘾的过程。每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慢慢长大,到幼儿园期间,刚开始都是偶尔的玩一下手机,或者是家长让他玩一会儿,这样家长好去做别的事情。这个场景不知道大家是否觉得眼熟呢。那个时候你会发现游戏只不过是家长转移孩子注意力,或者说是我们摆脱孩子“骚扰”一个很好的工具。接着然后呢,游戏会变成一种奖赏,一种奖励。比如孩子写完作业就可以玩,孩子这个做完某一件事情,吃完饭就可以玩。再然后,孩子就开始对游戏有了一定的“瘾”,就开始跟家长讨价还价了,我要先玩一会,再写作业。很快场景就进入到了孩子开始玩很久游戏,结果作业写不完,直到呢,有的孩子完全不写作业,通宵达旦和手机在一起。这个过程基本上找我做咨询做个案的家长,十个有七八个是这种情况。在座的有没有中枪的家长呢?回想起这个过程,你会发现,其实孩子对游戏上瘾的这个过程,也是家长我们逐步逐步的把游戏送到孩子面前,然后形成的这种结果。然后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家长在这个过程当中的演变过程。从刚开始的时候手机在我们手上,“游戏”的主动权也在我们手上。我们想什么时候给孩子看,孩子就什么时候看,我们“帮”孩子保管的手机。再后来,虽然手机也是我们在保管,但是孩子开始跟我们进行讨价还价,想要更多的游戏时间。再然后跟孩子明明约定好的时间不起作用了,孩子没玩够,要耍赖了...我们就开始没收手机。看似我们掌管了手机,但事实上游戏的主动权开始慢慢的从我们的手上转移到孩子手上。因为接下来,孩子会想方设法的“偷拿手机”“破解密码”“攒钱买”“找小伙伴借” (这里中枪的家长其实真的挺多的),于是有些家庭当中就出现了剪断网络、摔坏键盘、摔坏手机这些“暴力管控”的现象。当你再次没收手机的时候,下定决心跟孩子斗争的时候,孩子的反抗模式也开始升级。比如他会以不吃饭、不睡觉、不上学等方式向你抗争。甚至我曾经遇到一个家庭,中学孩子因为妈妈没收了他手机,用写遗书的方式来威胁父母的...比如他可能会在手机里通过别人给你发一段小视频,告诉你,他觉得人生已经没有希望了。于是然后你又给他买新的手机,新的电脑,然后又给他权限 ...这个演变过程的最后就是:孩子沉迷游戏,而我们却已无能为力的地步了。所以从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来觉察一下,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然后到初中,经历了最开始一步一步从对手机刚开始的一无所知,到后来的无法自拔的全过程。而我们家长对手机的控制权也逐步从我们的手上非常完美的过渡到孩子的手上。所以小伙伴们,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个手机的权力过渡过程和孩子的成长过程,我们和孩子相处的过程,是不是大部分的还都遵循着这个规则?只是有些孩子变化的时间会长一些,可能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逐步的变化,有些孩子的变化会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让我们措手不及。接下来我们看看孩子沉迷游戏的表现。先讲个真实的案例。明明一直都是很听话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都挺好的,还在年级排名前列,突然之间就迷上了游戏,甚至通宵游戏。家长还以为他继续优秀,就以为他睡着了,实际上半夜起来继续玩,有时候甚至躲在被子里玩,直到突然期中考试或者月考的成绩突然发下来,家长才发现,糟糕!出问题了。(当年你们浩明营长也是这么过来的.... 关灯躲在被窝里看小说)。然后家长突然发现 ,孩子怎么成绩下降的这么厉害?等到父母想去解决的时候,却已发现孩子已经沉迷太深。而这个时候你跟孩子说教其实根本没有效果。孩子会把自己关在卧室,你去敲门,他根本不开。于是你的情绪开始迅速波动,开始咆哮,结果也无用。于是有的家长开始把孩子的门给撞坏,甚至直接把门锁拆了。(作为一个曾经的“网瘾少年”,我自己的卧室门至今还是没有锁的...,你们猜这个锁是怎么没了的[捂脸])。这个时候我们会拿出家长的权威和王牌来,然后命令孩子控制孩子。最后甚至演变成,有的家庭甚至直接把孩子的床拖到了客厅,这些孩子的父母真的想这么做么?其实,这里更多的是一份无奈。另一方面我们再看看孩子的情况。孩子在学校的状况也从年级的前面几名,然后到后面中等,直到开始不想去上学,直接厌学了,一切都演变的如此之快,让家长完全的措手不及。眼看着别人眼中的优秀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让别人羡慕的孩子很快就在校园消失了。因为这个时候孩子已经有了强烈的辍学倾向了。这种案例就发生我的身边,就发生在我们很多小伙伴的身边,很多我们的个案当中常常见到 ,不是个例!这个时候的家长真的是毫无办法,唯有心痛啊!其实不管孩子是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一步步演变成了手机沉迷,还是突然之间半年之内就沉迷了,我们来觉察一下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其实都遵循着一个共同的规律。什么样的共同规律?从刚开始我们会跟孩子好好说话,然后呢孩子不听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唠叨,我们就不停的说,你不要总是玩手机手机,对眼睛不好,赶紧去写作业。然后渐渐地发现 说教也没有用,对吗?接下来我们升级我们的说教模式:玩游戏有出息吗?能让你考上好的初中、好的高中吗?能让你考上好的大学吗?现在的竞争这么激烈,你再不努力,就会怎么怎么怎么怎么怎么样!升级版说教也没有作用之后,我们就开始进阶到咆哮模式。“我说了多少遍你都不听,为什么?你难道没长耳朵吗?”再次无效之后, 我们进一步进阶我们的模式 —— 惩戒限制模式。给孩子惩罚,断他的零花钱,断网络,不准出门,不允许他去跟同学聚会。甚至操起衣架往孩子身上捻去...直到最后,夫妻双打,联手一起对付孩子。这就是我们在孩子面对游戏的过程,与孩子相处模式的一步步变化。同时当我们看到孩子如此沉迷的时候,我们是多么痛恨这些游戏开发商。我们会想,如果没有这些王者荣耀,如果没有我的世界,没有“吃鸡”,没有这些开发的游戏的这些人,我的孩子怎么能够沉迷呢?我们最好集体所有人一起去投诉,一起去写信,然后一起去骂了,他们这些公司倒闭才能大快人心。那么接下来我给大家看一张图
这张图大家熟悉吗?王者荣耀的..段位等级图。有的人熟悉,有的人不熟悉,不过呢不管我们是否熟悉,当我们看到这个图的时候,我们都知道我们都认识,因为这是游戏里的东西,这是让我们的孩子鬼迷心窍的东西,我们会反感,有的人会厌恶,甚至还会愤怒,对吧?那么接下来我再给大家看一张类似的图,看看这个图下面的这些方式我们熟悉吗?
第1张图和第2张图有什么样的区别呢?第1张图就是我们所有游戏当中是我们最常见的王者荣耀当中的一张等级晋升图。孩子的段位从刚开始的青铜到白银到黄金,最后到铂金、钻石,最后到最强王者(现在多了个荣耀王者..)。这是游戏当中设置了孩子可以逐渐升级的段位。再来比对着看第2张图。我们跟孩子的相处模式是不是也在这样的段位当中不断的升级呢?当你跟孩子唠叨的时候,孩子不听,孩子赢了,你输了。当你跟孩子说教的时候,孩子不理你,孩子赢了,你输了。当你跟孩子吼叫的时候,孩子一关门,留你独自在门外,孩子赢了你输了。当你断网的时候,惩罚他的时候,他彻夜不归。孩子赢了,你输了。当你夫妻联手把孩子堵在家里面男女混双后,孩子写遗书,孩子赢了,你慌了。然后你开始跪地求饶,孩子直接起身离开的时候,其实也相当于是我们一步步把与孩子推向了亲子相处模式中的最强王者。这事前段时间还有新闻报道
孩子在跟父母争输赢,上面这张图片来自我们新闻头条上的一个事件,他是一位贵州的一位女教师,那我们看看这个图片当中,这位女教师跪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希望孩子能够跟自己回家。亲爱的伙伴们,孩子在游戏当中那么沉迷的过程当中,他们在游戏过程当中不停的获得自我价值感,获得正向反馈、获得荣誉、获得兴奋、获得愉快、获得正向感觉。孩子在这种正向感觉中,在游戏中不断升级, 而在现实生活中呢?孩子和我们之间的这种相处模式,我们这一点点的从说教到最后打骂的这种升级,不也是在让孩子在现实生活当中去不断的升级成为这样的生活中的“王者”么?在很多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每一个孩子内心深处都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需求。就是他是个孩子,他需要家长的爱和需要家长的关心,同时他也需要逐步逐步的去成长,成为一个成年人,他需要通过战胜父母这样的行为,来证明自己长大了,来寻求自己的这样的自我价值感。孩子他们战胜了唠叨,战胜了说教,战胜了咆哮。然后孩子甩给你一句,“无知幼稚”,扬长而去,成了一个胜利的王者,却留下独自心痛,无能为力的父母。场景讲完,也跟大家聊聊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如何拉回孩子?——从认识游戏的正反面开始。如果你过去对孩子控制得越久,压制的越厉害,等到他上了小学的高级阶段,到了9~12岁,然后一直到12岁以上的时候,他的反抗就会越迅速越强硬,让你无法去应对。所以亲爱的小伙伴觉察一下,你和孩子的相处模式,目前在哪个段位?是在青铜还是白银?
是在钻石还是王者?
还是经常的反复,然后螺旋式的上升呢?你还继续要用这种模式吗?你还是继续要作为孩子在自我价值塑造过程当中的怪兽吗?所以如果你想要改变孩子,想要让孩子从沉迷的游戏当中走出来的话,从哪里开始?假如你决定了想要改变自己的模式,想要让孩子把游戏看成资源,然后真正的合理而健康的面对手机和面对网络,那么我们就接下来展开下面的内容!1 从孩子视角看待游戏,甚至是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我们想要去拉回孩子,第一步要做到的事情就是真正的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游戏。在我们训练营前期的课程当中,一直在强调去理解孩子,看到真实的孩子,去尊重孩子,怎么去理解呢?你知道孩子为什么玩游戏吗?你知道游戏世界里有什么吗?为什么孩子会被游戏世界吸引呢?游戏世界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我先给大家看一个研究报告
这个报告来自于我的一个朋友,他是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的一个博士。报告用一句话来讲,你了解网络,并和孩子一起去认识网络、认识游戏、认识小说、认识抖音等等,这些网络上的一些软件的一些积极的作用,你自己的科技素养高了,才能够降低孩子对网络的依赖。这句话说出来呢,就有很多家长坐不住了,怎么可能网络上这些游戏还有好处?这不就是逼着我跟我的敌人和好吗?这多难受!不过正巧我正好也认识一个曾经网瘾比较大的“孩子”,不过目前他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高层管理。有一次我们吃饭闲聊的时候,他这么跟我说,他说大家一想到孩子玩游戏,首先脑海里大多都会蹦出来很多的坏处,我们是否能够换位思考一下呢?孩子迷上手机手机,手机就相当于他的爱人,你一直说他爱人的缺点,孩子听得进才怪呢!他当时说了这样一段话给我,我整理了一下给大家看看,看看我们大家是否有共鸣,或者说是否能够转变一点点,我们对孩子沉迷网络的一点点看法。
所以在很多孩子的视角里面,其实我们认为的这些洪水猛兽,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有价值的,都是有好处的。其实手机游戏也好网络游戏也好,都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我们群里的伙伴,我们在小时候谁没有玩过游戏呢?之前,我们小的时候没有手机游戏,我们就没有其他的游戏去沉迷吗?那时候有电脑游戏吧,还有游戏厅对吧?我们也会沉迷各种小说,对吗?谁的成长当中没有遇到了这类型的挑战呢,这些只不过是孩子他们想要获得价值感与其他正向感觉的一种方式。你越是把游戏当成洪水猛兽,孩子就越想要去尝试。因为跟我聊的比较多的孩子不约而同都说了这一点:"他们非常希望去体验这对抗父母所带来的那种兴奋和愉悦"。如果你想要了解孩子,不如有一天像孩子一样去了解游戏,了解一下什么是游戏皮肤,里面的人物背景?你打到哪个段位了?游戏主线故事讲什么?如果你想要孩子听从你的建议,你必须先要跟随他。如果你想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先要了解现状,尊重现状、进入现状,并且去面对现状!
你把游戏丢在一边,根本看都不看一眼,一味的说它是毒药,你怎么可能解决问题?你根本都不知道"敌人"长成什么样!你想要孩子听从你的建议,你必须先要跟随他。你想要改变现状,必须要了解现状,尊重现状,进入现状,去面对现状。有一次我跟一个个案辅导的孩子一起玩游戏《第五人格》,估计大家一听到这个名字就会点小担心。是不是心理变态的游戏,关于人格分裂的吗?什么求生者呀、监管者呀、拿皮鞭抽,看起来好像很恐怖。实话告诉大家,去年的时候。我身边很多中小学阶段的孩子非常喜欢这个游戏,他们还把游戏开发公司网易公司叫做网易爸爸。所以那一次,我带着几个小伙伴,一个18岁的女生,一个13岁男孩子,还有一个10岁的小学生,当我进入游戏的时候呢,他们一个个都来帮我保护我,掩护我,然后赶紧逃命。有时候我逃反方向,他们还得救我,当时我感觉真的很棒,孩子们感受也很棒(毕竟有借口可以光明正大地玩游戏)。当游戏输了的时候,我们笑成一团,然后我们一起聊一聊游戏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弊端。回想起我们一起玩游戏的过程,也是我与孩子们链接得很好的一个过程。游戏有好处吗?当然有,有个孩子跟我说,浩明哥你打游戏的时候要多思考动脑子,这样才知道游戏背后的道道,才能快速的去提高实力....“被小孩鄙视了...”但瞧瞧孩子说的这些话,不就是我经常做分享跟我们同学们讲的话吗?跟孩子沟通要思考,要动脑筋,要做智慧的妈妈,要了解现象背后的道道,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瞧,孩子打游戏,也打出了智慧,对吗。说实话,现在的孩子讲起道理来真的是一套一套的...很多家长都讲不过孩子= =那么游戏有坏处吗?当然有!有个12岁的男孩聊天的时候跟我说,玩游戏千万不要上当,让你充值几块钱送你多少东西。可是送的东西一定会比你要买的东西要少,这里的套路就是让你不断氪金(花钱的意思)还有个孩子也跟我聊游戏的弊端。“玩游戏很费眼睛,一会儿你就忘了时间,你就会觉得有一种东西在控制你,玩的时候很开心,可是不玩了,其实内心里面感觉一点也不好”。这就是之前辅导的一个孩子跟我讲的玩游戏她的感受。我也跟其他的一些小学生和初中生一起玩,聊过游戏,那些比较有自控力的孩子都会说“我玩,但是我不上瘾,而且我玩的段位很高,我早就把这个游戏的套路看得明明白白了”。所以群里的伙伴们想要从游戏里把孩子拉出来,想要解决问题从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开始呢?从你能够想到的,孩子玩游戏的好处开始!【马上行动起来:写下孩子玩游戏的好处】我特别希望今天在群里听课的伙伴们回去把这个任务写下来,也就是孩子玩游戏的好处。为什么我会做这个建议呢?因为当你一味的去否定孩子的时候,只会关掉孩子面向你的心门。当你想想游戏的好处,就是主动开始走进孩子的世界。如果有一天你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进入游戏,能跟孩子们一起开心的玩起来。我告诉你,孩子走出游戏的时间,孩子走出网瘾的时间很快就来了。因为你若不懂孩子,便无法更好的引领孩子!就像之前关于沉迷手机的晚分享中讲的一个心态。那如果家长是用排斥的眼光,用粗暴的方式去阻止孩子玩手机。或许你可以一时镇压住孩子,但是相应的后果可能是让原本不错的亲子关系遭到破坏,或者让原本关系就很糟糕的关系更加恶劣。所以亲爱的小伙伴们,游戏跟任何其他的东西一样都有好有坏,就像一个硬币有两面一样,只有你去面对它,去了解它,才能真正的发挥它的优势,发挥它的资源的一面。当我们孩子在玩游戏过程当中,一方面是在游戏当中寻找自我价值,另一方面也是在创造一个机会和家长对抗,来满足他自我成长的机会。不过,自我价值的成长,真的是除了游戏就没有其他了吗?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去年接触的一个个案。一个上高三的孩子,也是整天玩游戏要辍学,然后妈妈就很着急,爸爸妈妈一起带他过来找我做个案。当时爸爸妈妈的目标就是,只要他们坚持把高三下学期读完拿到毕业证,咱们的任务就完成了。他们的爸爸妈妈在事业领域还是比较多资源的,他们表达:孩子只要拿到高中毕业证,就能想办法给他安排工作,然后后面就不愁了。不过几次个案之后,孩子告诉我,他找到了他的兴趣爱好。他说他自己想要从事跟网络相关的传媒工作,他开始更清晰地知道了自己可以选什么专业,也知道了什么样的大专会接纳他。他还告诉我说他离那个大专还有多远,然后他还需要多少努力,需要怎样去提升短板。当看到这种状况的时候,我真的特别开心!这个孩子的目标不仅仅是能够让他高三毕业,而是他已经开始尝试寻找到自我的价值。可是有些同学就会问了,为什么那么多青春期的孩子愿意跟我聊?而且为什么我的引导会有效果?我有什么法宝吗?为什么跟爸爸妈妈聊起来就要退学就不想上学了?可是到我们这儿就会有这样的变化?其实所有的方法都在幸福双翼中有。但有一点特别特别重要,因为他们在我这里感受到了被看见,被接纳,因为我们接纳游戏,也因为我们有共同语言,所以我的话他们也能听得进。你想要让孩子听进你的建议,你必须先要跟随他。游戏不是洪水猛兽,先别着急否定它,更别着急否定孩子。
只有你自己把游戏当做只是游戏而已,孩子才不会把游戏当成命!其实,游戏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完全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当我们开始更好的心态去接纳孩子,掌握更多的方法去引导孩子。我相信,这些带着双引号的每个“问题”,我们都能找到解法。
焦虑 是从何而来?大家想过这个问题么?焦虑 往往源于一份预期落差以及一份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预期落差,是因为看不到真实 只看到离目标差多少!而没看到当下与进步,无论自己的还是孩子的。而未来的不确定! 是因为我们看不清终点是什么,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我们往通向终点的路上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因为,行动是解决焦虑的唯一办法, 唯有行动,才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