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塑造的几大要点

张丽敏老师讲到的,关于如何塑造人物角色,身体状态的用气方式,性格,节奏,情境,这几个因素综合起来。

其实更要注重找人物的状态,比如说小孩子是很单纯,没有太多的思维,很直接,想到什么就直接说什么,所以说话声音靠前,用气息控制着声音状态,靠气拖着,越小的孩子声音越靠前。

小男孩会比较调皮,他的动作会快一点,不会拖长音,更加利落。

10多岁的女生声音靠前一点,但是是自然的用气息去找这个声音的状态一定不要紧,状态是松弛的。

20多岁的女生就是正常的说话,交友活力。

30多岁,气息会继续往下走,但是状态依然是松弛的。

40多岁,这个时候腰还有力,气比30多岁的时候更往下走,状态依然是松弛的。

50多岁,这个时候肌肉开始更加松弛,想的会多一点儿,所以节奏会慢一点儿,状态依然是很松弛的。

60多岁,这个时候肚子也不紧绷了,皮肤细胞都在不断的老化,走路没那么有力气,底气也不是很足,身体状态也不是很好,尾音那没那么足,气息继续往下走,节奏会更缓。

所以整体来说,找准身体状态,然后靠气来演绎,角色状态一定都是松弛的。

性格方面,爽朗的声音更快;温柔的人声音虚实结合不会很快;泼辣的,连眼神都变得特别的锋利;热情的人就像走到哪儿啊,都跟春风一样热情满面,节奏也是快,状态满的;有个妖猫的角色,那是软软的,没有骨头的,连落地都是很轻柔的,气提拉上来,靠气控制着,说话松弛,都是用气在运转着。

节奏上,妖猫就是软软的,慢慢的;爽朗的就无所谓,很快;有心机的人,慢一点,每一句话都会想一下。

当然不同情境下不同性格的人说话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每个角色都要结合这些情景来处理。

尾音,妖猫,就是尾音拖拉的比较长;警察则是干脆利落和威严,尾音很短促;心机重的人,容易拖长音……

张丽敏老师举例的虽然是几个例子,但是要点都包括了,如何进行灵活组合呢?要用心去观察生活中的人,是怎么说的,或者艺术大家的处理方式,然后再运用到人物角色上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