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青年悉达多,出身高贵,机敏聪慧,自视甚高,颇为傲慢。他不满足眼前的生活,迫使父亲答应他跟着苦行者外出苦修,好朋友歌文达从小追随着他,也一起上路。四处游历三年后,他们离开苦行者去拜会智者乔达摩,歌文达决定留下来追随乔达摩,而悉达多则听从内心的声音,告别好友继续游历。
悉达多来到一座城市,遇到卡玛拉和卡玛斯瓦密,自以为凭借思考、耐心和斋戒能驾驭一切的悉达多,逐渐在情欲和金钱中迷失,当他厌恶自己想结束掉生命时,宗教拯救了他,鬼门关上走了一遭,他重获新生。悉达多留在河边,和摆渡人住在一起,继续修行。然而不久之后,卡玛拉带着她和悉达多的儿子去朝拜行将去世的乔达摩,在河边被蛇咬伤,临死时将儿子托付给悉达多。不久之后,悉达多的儿子偷走他和摆渡人仅有的钱币,毁坏船桨,不告而别,他去追,无果,返回。至此,悉达多真正觉悟。
1
黑塞的《悉达多》最打动我的,不是深刻的道理和深邃的思想,而是史诗般的语言,以及短短几万字中包含的丰富人生。
悉达多是一个婆罗门,家境殷实。他饱读诗书,自视甚高。周围的人羡慕他,尤其朋友歌文达一直毫无保留地追随他。这样一个人还有什么苦恼呢?在旁人看来,纯属“为赋新词强说愁”。但在悉达多自己看来,他内心的很多问题在眼下的生活中找不到答案,所以他必须出去寻找。他表现出决绝,迫使父亲同意他离开。歌文达对他的选择难以理解,甚至震惊,但犹豫再三,还是决定追随他。俩人跟着几个苦行者苦修三年。
苦修不是目的,只是一种途径,一种证明自己可以忍受物质生活的贫瘠、不受外物奴役的途径。
之后俩人离开苦行者去朝见圣人乔达摩,他们被乔达摩的智慧所折服。歌文达觉得他找到了可以一辈子追随的智者,留了下来;而悉达多再一次选择离开。他还年轻,对自己高看一眼,不想站在任何人(哪怕是自己崇敬的人)身后,隶属于任何一种学说,他想继续寻找,所以毅然决然和歌文达告别。
到这里,有意思的东西出现了。我们说故事里有人生。故事最大的魅力,是人人可在其中照见自己。悉达多舍家别业,大多数人会不理解:放着好好的生活不过,风餐露宿作践自己,还说什么追求人生的意义,傻不傻?但舍弃家乡稳定安逸生活,去北上广深闯荡的那些年轻人,应该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和悉达多产生共鸣,惺惺相惜。
小说中的修行顺序也不能乱。悉达多三年苦修生活,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必须有这三年才能让他去朝见乔达摩。一方面,人生就是这么个过程,走不完这三年,往下的路也不必再走,回头是岸;另一方面,三年苦修生活让悉达多更(盲目)自信,让他有了离开乔达摩的底气。
好比人才都涌向一线城市,没熬过前三年住地下室吃泡面(受人排挤不被重视)的人,都回家了,熬过之后才有资格涌向阿里巴巴和腾讯等顶尖大厂,一部分人如歌文达,选择留下,而最顶尖的那几个,又总想着离开去创业,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没钱的时候追求财富,有钱了追求声名和更大的财富,名利兼得还得去追求精神富足(或者更大的挑战),总要有一个执念在前路诱惑,人才好兴高采烈、动力十足地把人生路一直走下去。
2
小说中乔达摩象征精神层面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这个时候悉达多离开他,不是说明乔达摩不好,恰恰相反,乔达摩太好了,以悉达多的能力和水平,还无法深入理解、感同身受。就像有些书,没到一定年龄、缺少必要的阅历、思维和眼界太过狭窄,读了白读。
悉达多正是那样的年轻人,他聪慧,但是浅薄,他需要(也一定会)去体验更丰富的生活,证明自己在很多方面都能做好甚至更好。于是义无反顾离开乔达摩,投入世俗的怀抱。他来到一座城市,遇到了卡玛拉和卡玛斯瓦密。卡玛拉代表爱情,也就是红尘;卡玛斯瓦密代表金钱,也就是俗世。悉达多很自信地纵身一跃到红尘俗世中,自以为凭借思考、耐心、斋戒等能力,可以游刃有余穿梭其中,出淤泥而不染;但不知不觉间他陷进去了,陷入世俗的网无法自拔。
他变了,斤斤计较、爱财如命、嗜赌成性,不再是那个聪慧、高贵的婆罗门青年,也不再是那个跟着沙门苦修没有物欲的青年。他原来看不起世俗生活中的普通人,觉得他们像儿童一样充满欲望,被欲望控制,但他自己也陷入这些俗世的欲望当中。他厌恶自己(觉察到自己的变化而感到痛苦),不知如何解脱,只能想到以死来获得救赎。
从眼高于顶到自我厌恶,这种强烈落差浓积于心的毒,只有通过更烈性的药才能解。死亡算一种——最危险的一种,因为它很可能在解了毒的同时要了命。好在悉达多及时觉悟。他是幸运的那一个。经历过、陷落过又及时走出来,鬼门关上走了一遭且重获新生。他自沉于河想了结生命,河水反而涤静他身上的污浊,让他重新得到内心的平静。河水不仅没要他的命,还救赎了他的灵魂。自此他留在河边,和摆渡人住在一起,过着艰苦朴素的极简生活。
是不是就此顿悟,走上超脱之路呢?
并没有。他仍然没有达到最后的超脱。他还有最后一关要过。
3
悉达多离开卡玛拉后,卡玛拉已经怀孕。后来卡玛拉将她的花园别墅赠与乔达摩的门人,自己也拜在乔达摩门下。乔达摩行将就木,卡玛拉带着儿子去朝拜。这天他们来到河边,卡玛拉不幸被毒蛇咬伤,幸运的是他们遇到悉达多。卡玛拉死在悉达多怀里,临终将儿子托付给他。
这是悉达多要过的最后一关。这位娇生惯养的小少爷显然吃不了也不愿意跟着悉达多吃苦,一直在折磨他,反抗他,他却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付出耐心与爱心,希望能把儿子留在身边;哪怕他儿子最终偷了他们仅有的钱,折断船桨,跑回大城市,他仍然想去把儿子追回来。他放下了欲念和金钱,但还没有放下“情”字。
小说结尾处,悉达多终于听了摆渡人的劝,不再找他儿子,离开城市回到河边。直到这时他才真正的成长了,超脱了。他放下了内心所有的骄矜、自负、高傲,不再轻视世俗生活中的那些普通人,不再轻视他们的欲望、他们的追求、他们的日复一日。他觉得,他们的生活、追求甚至欲望都是可以接受的,是有意义的。
他儿子的离开带给他苦恼,同时也带给他最后的了悟。就像迷宫的最后一角,拼上了,一切海阔天空。
4
整个故事最打动我的不是悉达多最后醒悟、超脱,成为一个智者,而是他的经历:出身高贵傲慢自负看不起别人,不甘人后不愿隶属于任何一种学说,想证明自己在各方面都是最优秀的,这样一个青年真正投身俗世之网,却发现自己也并没有高明到哪里,也会陷入红尘俗世,也曾虚度很多时光,浪费很多金钱,也会被欲望折磨到想自杀了结自己。哪怕在自以为看破之后,还会再次被情网(爱情、亲情)所困。
经历之后才得开悟。经历够悲欣交集的人生,最后才能变得透彻,简单。所谓简单背后是复杂,道理在此。
又想起前几年很流行的那句话:知道了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道理就是那些道理,但经历之前和经历之后,感受、认识、体察并不一样。生活或者人生的意义,并不在听说的那些道理中,甚至也不在最后了悟的那些道理中,而在一个人从开始到最后经历的那些事情里。
5
现在经常翻出以前写的一些文字,有十几二十岁时的,也有前年去年的,看的时候感觉别扭、尴尬,因为那些文章幼稚,语言不通、思想肤浅、哗众取宠,信笔由缰写下来,缺乏思考。
于是,在动笔写文章的时候,不管书评影评,还是人生感悟,都会犹豫,不知该不该写、该怎么写。因为我害怕未来再次翻开,会笑话现在的自鸣得意、自以为是、自作多情。
《悉达多》这篇小说给了我新的启发,那就是如果我现在不写,这些东西会消失,而消失了的才是没有意义的。而那些留下痕迹的,被笑话的,尴尬的、别扭的,都在悄悄证明着成长、成熟。就像悉达多最后了悟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从前:离家时伤害父亲,告别时伤害三个沙门、朋友,然后一直自以为是地伤害卡玛拉、卡玛斯瓦密,还有自己;他以为能主导自己,深陷泥淖差点死掉,他儿子不喜欢他,他却极力想将儿子留在自己身边,教导、开化;最可笑的是,他曾不可一世地蔑视俗世中的普通人。正是这些事后想起来的别扭、尴尬,以及每次从中汲取的改变的力量,成就了最后的悉达多。如果不是反复去想、去琢磨这个过程,他也不会到达最后的顿悟时刻。
6
最后说说悉达多的那次求死。前面说过,对所有人生问题,死是最烈性的解药。最好的结果是像悉达多那样,经历了死的过程,想清楚困扰的问题,最后活下来。
“死”这副药千万不能乱用。用不好,问题是解决了,但有什么意义?说到底人一辈子先得保证活着,在活着的基础上去经历、经历、经历,在经历的过程中不断迷失,迷失之后又走出来,这个过程越丰富,体悟、思考、想法才会越深刻,最后才可能超脱。
说到这儿,《悉达多》这个故事的内核其实特别像余华的《活着》。福贵在讲他的纨绔生活,以及那些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经历时,很平静,仿佛在讲别人的故事。他经历了太多不幸,最后走了出来。他和悉达多一样,在经历和死亡中参透了活着的意义。区别只是,福贵那活生生的经历实在太过惨烈,让人不忍卒读。
从这个角度看,悉达多的超脱之路,可能并没有文字呈现出来的那么诗意和简单。
向伟大的福贵和悉达多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