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氛围
迟到千年/2025.2.8
坐在开往北京西站的出租车上,看着窗外橘红色的夕阳,此时此刻,一种“别人还在上班我却已经开始休假的爽感”袭上心头。是啊,算上请了几天假,这次春节总共能休十余天假呢。爽感过头之后,迎面袭来的又是“假期余额不足”的失落感。
今年春节,我们提前请了几天假回贾董老家过年,重点是年前给贾董的父亲我的岳父办一场生日聚会。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在贾董老家过年。
小县城过年的氛围感挺浓厚,即便是没有什么感觉,也会被天空中时不时响起的烟花爆竹声提醒着过年啦。过年放烟花爆竹的确挺有氛围感,无论男女老少,大家都对烟花有着好感,仿佛这种一瞬而逝的美丽正是人们心中所向往而不可得的东西。
从腊月二十九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天空似乎就没有偷闲的机会,一会儿左边天炸开了花,一会儿右边天爆个雷,到了天幕拉黑之时,天空更是忙个不停,一刻都不得闲。
有人喜欢烟花,自然就有人不喜欢烟花。这个人就是玩子同学。其实,他并不是不喜欢烟花,他是害怕放烟花时发出来的像爆竹般的响声。
年夜饭后,一大家人拿着一大箱烟花下楼,玩子同学不情不愿地下楼到了小区,还未多走出几步,就被旁边天空中发出来的“嘣嘣”声吓得捂住耳朵,不肯动弹。
一番好言相劝未果后,我只好悻悻而归带着他回到楼上。他既害怕又好奇,想看又不敢看。我便拉着他站在窗边,用手帮他捂住耳朵,看了看天空中看出的花。
其实,他知道过年放烟花爆竹的寓意,他知道关于“年”的故事,但知道归知道,身体却诚实得很,他害怕听到这种爆竹的声音。
回到老家,玩子喜欢和姐姐一起玩,俩人相差三岁多的年龄,玩起来丝毫没有代沟,一玩就是一下午。
不用陪玩子,我自然就解放了,我便穿戴上了护膝,戴上耳机,独自在陌生的小县城里到处溜达,尽管北方户外天气寒冷,但我却丝毫没有觉得冷,听着耳机里穿出来的音乐,大步快速疾走着,那一刻我体验到了一种幸福的感觉。
贾董老家的小县城元氏并不大,几天走下来,方圆几公里范围的区域我基本上都走遍了。特别是大年三十(今年是大年二十九)和大年初一,走在马路上,周遭的商店全都关着门,我仿佛在一座空城中行走,只有路边时不时丢弃的燃尽了的烟花盒子提醒着我过年了,那一刻,我仿佛就是一个叫做“年”的怪兽,正被大家用烟花爆竹驱赶着。
北方过年的习俗讲究挺多,大年初一早上家里的儿子们都要去往叔叔家磕头拜年。贾董的爸爸妈妈我的岳父岳母要回乡下老家接受侄子们的拜年,贾董的弟弟我的小舅子一人得承担起拜年的重任。
按照贾董老家的习俗,嫁出去的女儿一般是大年初四回娘家,但因为我们大年初二一大早就要赶飞机出去玩了,所以大年初一的下午贾董的两位姐姐也都回娘家来了。
我是独生子女并没有感受过有兄弟姐妹的乐趣和烦忧,但现在长大后看来,有兄弟姐妹真挺好,至少过年一大家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
去年在我老家过年,今年在贾董老家过年,越是小地方越能够感受到过年的氛围,或许还更因为家人亲戚们都凑在一起了,热热闹闹才是真的有氛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