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是我们会待上快一整天的地方,与同事相处的时间,甚至会比家人还长。在职场这个江湖,「上班好同事,下班不认识」是流传已久的名言,有人奉为圭臬,有人视为玩笑话,更有人对此有所疑问,而在网路上丢出「上班好同事,下班不认识,真的比较好?」一问,掀起各方说法。
但不管他人的想法如何,这还是因人而异,有人很幸运地与同事一拍即合,在互相信赖且知道彼此底线的情况下,获得正向回馈,一同进步,也有人过度强调「友谊」,不懂得设限,耗费心力之余,不仅工作不顺,也影响私人生活。
保持界线,同事间的「暧昧学」
初入或是转换职场,对于不熟悉的新环境,我们会揣着慌乱不安的心,一步步试探,深怕做错什么或得罪人,对于某些同事的亲近之举,也只能先接受再说,殊不知竟成了挥之不去的恶梦。
跟对方不是很熟,只是在工作上有所接触,但对方总是表现得过于热情,明明在谈论工作上的事情,却将话题一再地绕到他自己身上,尴尬之余,也只能礼貌性回应,可对方就像得到鼓舞般地得寸进尺,反而更加投入,开始让人不知道如何接话,心里只希望赶快把这件事处理好,以求解脱。
又或者有这样的同事,他们认为「聊私事」就是增近彼此情谊的捷径,喜欢用莫名其妙的自问自答来开场,拿自己各个时期的「丰功伟业」来当作交易我们个人资讯的筹码,好像这样就是「等值交换」,而且弄懂我们的基本资料后,还一发不可收拾地想知道我们的「私领域」,把我们的底线踩得残破不堪,好像不把我们的祖宗八代都挖出来就不罢休。
与同事间若是交好,不但工作氛围也会跟着变好,做事效率也跟着提升,遇到困难时,更是能快速得到协助。但随着关系愈来愈好,反而更要有界线,知道对方的底线是什么,不去碰触,也不强人所难,要懂得保持彼此间的「暧昧」,让这段关系充满弹性与协调性。
基本礼仪是必须,但不适用频频踩线的人
不管是同事或是亲近的人,无论交情如何,我们都要遵守最基本的礼仪,不随意地踏入他人的「私领域」,也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窥探私欲,用「你是不是没有把我当朋友?」「你也太小气了!」这种情绪勒索的方式去逼迫别人回答。同样地,若是别人如此对待自己,一定要明确地设下界线,让他知道「只要你不停地越线,我也会不客气地反击」。
还有一种情况是,当有人在茶水间讲着某个人的闲话时,总是喜欢有人跟着附和,好像这样就有共犯,不用自己承担若有似无的罪恶感。这种时候只要我们不清楚被闲话者的状况,最好是不要表示意见,若他硬要你发表意见,此时就要明确拒绝,或是直接离开,勇敢地回应那些不懂尊重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