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的层次,第一种是属于索取型的,因为过往经历形成的习性,不独立,以收的形式,索取者的心态,没有达到这种满足感的时候就有了期待,有了抱怨,有了焦虑,会被这种未被满足的感觉深深的牵引,寻找那份一直追逐的感觉 身不由己。
呈现出来的是匮乏,证明,自卑 ,否定,比较,计较,分别,憎恨等执着之见,进入了局部,犹如我们每个人在和环境对接中,以自己的执见为矛,以自己的生命为盾,时时的在自我博弈中。攻击的是自己,防守的也是自己。
生命载体在环境中没有中心的自然照融形成的机体习性。以为是自己其实是镜相显化中模式自动生成。是脱离本自具足,本质,整体,趋势虚幻的真实。
第二种安全感获取的方式是付出,付出(自我妄断,只代表我个人观点)其中也有利他的外衣下隐藏着一种深深的恐惧(这点是以自己为研究对象的 不代表普遍性),想帮人就是生命本身恐惧的失控,也是一种执着。给予的背后是证明,匮乏,占有,恐惧,害怕。是一种更大整体的恐惧。这种恐惧的弥漫给施与者带来了安全感的满足,同时也在喂养第一种安全感的满足和欲望的扩大。
因此安全感的表现本质是获取价值,索取获得,付出获取。
一时起妄念,如有雷同,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