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养是什么?从字面上讲,“修养”一词由“修”和“养”两个字组成。用古人的话讲:“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意思就是说“修”如同“切、磋、琢、磨”一样都是加工产品的工艺。
很庆幸读了朱光潜的《谈修养》,在这本书中,有一章是朱光潜先生谈价值意识的。同样也是给我感触最深的一章。“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句话出自《大学》,大概意思就是“世界上有很多东西都有它的根本和末梢,事情有开端和结尾,我们在对待处理的时候,应该知道孰先孰后,孰本孰末,加以区别对待,这样的话,就离道不远了”。
初读这句话还是不大明白,不知道为什么朱光潜为什么会在开头引用这句话,当去百度这句话的意思后和读完这一章之后,似乎明白了什么。当今社会,人们会为自己的利益可以做到不择手段,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而这样做无非就是舍本逐末而已。人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良心,道德,品质,精神。很多人曾经或许拥有过,但在忙碌之中把它们丢弃了。有时候人们往往在意的永远都是那些得不到的东西,而自身已有的东西会被狠狠地丢弃,最终的结果就是什么也得不到。
总体来说,《谈修养》这本书中的有些话我读的不是太懂,只能说是自己的经历不够吧!这本书的第二章是谈立志的,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志气成就了许多人,志气也毁了许多人”当时就觉得这句话很有意思,为什么说志气会毁了很多人呢?书中的答案是青年们拿立志当做借口,把眼前应该做的事情贻误。终日沉迷于梦中,错过了宝贵的时间和机会。如果立志要做一件大事,那这件事情就必须发动于顷刻。
想做,就要马上做,不然就成了空头愿,当发空头愿成了一个习惯,一个人就会在幻想之中度日,成就不了任何的大事。这是我根据谈立志中大概理解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