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申遗成功,标志着世界文化对中国干支纪年的认可。24节气是什么?它是干支纪年中的月份划分。在周易文化中,更把24节气细分为:12个节气,12个中气,节气是一个月的开始之日,而中气是一个月的中间时段,在意义上节气大于中气。
国人一般把干支纪年归类在农历纪年中,这是因为大家认为,公历纪年是国外的,农历纪年是中国的,而干支纪年也是中国的而把它归类在农历纪年中。而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其实干支纪年的编排和算法,更接近于公历,而不是农历。不信大家可以把每年的相同节气与公历的日期和农历的日期进行对比,你可以发现,它和公历的日期相差不大,而与农历的日期相差甚远。所以干支纪年是完全不同于公历和农历的一种纪年。公历一年中始于元旦,农历一年中始于春节,而干支纪年始于立春。“一年之际始于春”,就源于此。
干支纪年有很神奇的地方,无论是公历和农历,相隔几年以后有闰日或者闰月的现象。而干支纪年完全没有闰的概念。所以它对地球自转及绕太阳公转的算法和编排比公历还要精准。这是第一个神奇的地方。神奇之二,干支纪日的六个字的组合和排序,回顾到能够回顾的久远日期以及展望到能够展望的未来日期不会有一个是重复的。就是说公历和农历靠数字区分的日期,在干支纪日中依靠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组合,在能够计算到的日子里,不可能有重复的出现。
由于干支纪年、纪月、纪日枯燥的天干地支的文字组合,妨碍了人们对这种纪年方法的使用。而大家忽略了它之中包含的信息量却比公历或者农历中大得多。
今天24节气,申遗成功,国人在欣喜的同时,还应该对于干支纪年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深刻的理解。不要以后让洋人比国人研究的更深入,理解得更透彻而愧对中国的“第五大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