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公司讲堂每周一课、每月一堂,感觉每次都能有进步,有收获。其实公司藏龙卧虎,面对各路专家大神,自己一般都是多听少说,生怕说的不对,被耻笑了去不说,还容易误人子弟。
不过有一点,怎么的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外行,至少在理论上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外行,毕竟我就是科班学这个专业出身的,那就是“管理学”。并且我还是公司历史上第一个管理学专业毕业的员工,这是刚进单位那会儿公司主要领导告诉我的,绝对错不了。
所以就讲讲管理学相关的内容吧。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
一. 管理 manage
语言文字对管理风格的暗示。“管子”和“手”
一个概念在语言上的来历,会严重影响人们对它内涵的理解。
比如,中文里,“管道”和“管理”中都有一个“管”字。“管”的直观形象是一个圆筒,液体或者气体通过圆筒输送。那么,为什么“管理”也要使用这个字呢?想想就明白了。“管”其实就是一种束缚,一种约束,为了达到特定目的的一种约束。
如果没有管道,液体、气体就会到处乱流,无法按照人们的需要到达特定位置。同样,“管理”也是要通过一系列规则、制度约束人,让团队达到特定的目标,完成特定的任务。这两个概念之间,内在的共同点和联系都是管束、约束,所以,它们都使用“管”这个字。
这是中国人的认识方式,不是英国人的。所以,英语中的管道pipeline和管理manage没有共同词根。所以这两个概念之间就没有联想关系。manage的词根是拉丁词manu,意思是“手”。你一看就明白了,中国人理解的“管理”,更强调对人的约束和纪律性。而英国人理解的manage,更强调有人在动手做这件事,是一种需要主动行动才能实施的行为,而不是自动就可以达到目的。
说到这儿你就明白了,中西两种管理风格,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被语言暗示出来的结果。
二.管理理论有哪些
历数,有兴趣的自己百度。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发展阶段:
【科学管理】工人是机器,改善工作程序来提高效率
【人际关系】工人是人,有需求,要激励。高效率工作来自好的人际关系
【系统理论】企业整体是一个系统,有人、组织结构、技术和环境等因素。分为短板和长板。
【权变理论】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应据当前实际情况,顺势应变。没有好的管理,只有最合适的管理。
【以人为本】管理从人性出发,建立和谐组织和企业。
古典理论阶段。科学管理之父泰罗(F.W.Taylor,1856-1915)、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H.Fayol,1841-1925)以及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M.Weber,1864-1920)
现代理论阶段。梅奥(Mayo,1880-1949)的人际关系理论、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F.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D.M.McGregor,1906-1960)的“X理论-Y理论”等。
当代、
现代理论阶段。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1909.11.19~2005.11.11),现代管理学之父,
三.管理的实践
1.沟通—(1)信息传递中的损耗与确认;(2)读者型、听者型及其它;(3)如何汇报;(4)传递信息的注意事项
2.引导— 简化流程、适当提醒
3.客户关系图—换位思考
4.节奏的养成—规定时间、规定地点、重复,降低转换的损耗
5.误区思维—我以为、你应该
6.发现问题根源—丰田公司的例子
7.选择的方法—从未来看向现在
8.
商品的原材料成本决定了产品的最终售价,时间上看是这样的。但是经济学的逻辑却相反,我们说,是最终产品的供求关系决定了最终产品的售价,而最终产品的售价,又再倒过来决定在生产环节每一种生产要素的成本。整个价值产生的因果关系是倒过来的。
劳动力的单位价值=成效/t
加班不一定是成效,但一定是成本,
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四.其它
1.历史和哲学层面
2.数学层面—计量经济学、运筹学
3.文化艺术及心理学等层面
最后推荐几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