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何一个一年360天都在太阳出来之前就起床的人,不可能让他家人的日子过得太差。——《异类》
2.芒格说在科学界和商界有一个古老的法则,它分两个步骤:
第一步,找到一个简单的、基本的道理;
第二步,非常严格地按照这个道理行事。
其实,每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件,经过复利效应,能产生重大影响。最终造就成功的,可能不是千载难逢的转折点,而是重复的做对。
卓越 = 做好 + 重复。
3.除非你像你崇拜的人那样努力工作,否则不要把他们的成功归结为运气。 —— 詹姆斯·克里尔
4.拿破仑·希尔有一句名言:“如果你不能做卓越的事情,就以卓越的方式去做小事情”。
5.如果你没有机会 “做大事”,那就专注于持续实现小的胜利。
6.以独立之心,做合群之事。 熊培云
7.一个人,不论你读了多少书,掌握了多少知识,如果你所学到的知识,不能变成指导你行动的方法策略,那么你的学习力就非常低下。网上流行一句话:很多人读了很多书,懂得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自己的一生。行走的两脚书柜——空有满腹知识,却不会“变现”——无用!
8.班主任群体中,高学历者比比皆是,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优秀班主任却不多。为什么?因为很多班主任只会说,不能做;只问“怎么办”,不想“为什么”;只会传递知识,不能传授智慧;只会看到问题,不能解决问题。
9.优秀的班主任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当中,自觉地提升了自己的管理力。
那怎么做才能够提升管理力呢,最好的方法当然是在实践当中摸索、梳理和总结,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
另外,还可以读一些管理学方面的书籍,尤其要读一些研究世界五百强企业管理经验的书籍,把企业的有效管理策略整合到班级管理当中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管理力和领导力。班主任提升管理力,学生也受益,因为受过管理学的一些训练,在未来的职场中上升空间也会非常大。
10.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11.自己发现自己,自己培养自己,自己提升自己,自己锻造自己。最后让自己成为一个卓越的人,至少让自己吃惊的自己。
12.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到最后就是培养一个幸福的人、完整的人,让孩子不断把自己锻造成一个更好的人。
13.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则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14.该读的书很多,我该从哪里入手?
为解决当下的问题而读。困惑什么,就读什么书。三个明确:本领域顶尖专家是谁,最有价值的书是哪一本,相关的核心期刊是哪本。
15.对事严格对人宽容。努力学习处理问题对事不对人。就是把焦点从人转到事。中国的老师和家长,孩子犯了错误,容易针对人,而忽略事(无论是事务还是学习)。举个例子,孩子考砸了,回家,父母哈哈一笑,胜负乃常事,何必在乎,先吃饭庆祝一下。吃完饭,试卷拿过来,咱看看哪里错了,漏洞在什么地方……这就是对事不对人,对人说没关系,但对是非不放过。
16.放下对孩子未来成就的期待,保持对孩子生命的无限期待。在自己这儿,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因对成就期待造成的焦虑先铲除,相信孩子。
17.我们要学会进入孩子的内心,训练对事的苛刻和对人的宽容。你以为你在宽容孩子,实际上,你没宽容孩子,你是在事情上放松了要求。
18.到了青春期,事情就变简单了。良好的关系和不断的成功能塑造一个人,而不必追溯童年经验。
19.所有青春期的孩子,都有转变的可能。并且,青春期往往是人生巨大变化的最后一次机会。
理论上讲,老师严厉型的,孩子通常成绩较好,容易出人头地。但是,幸福感不强。老师温和型的,孩子幸福感较强,但是容易满足现状。
20.与人比较,不幸之源。不管是兄弟,还是陌生人。他人只是参照系,不是诅咒。开自己的花,亮自己的灯
21.现在到了青春期了,关键的问题是要帮孩子逐渐意识到:我这一生,因何而来?长大成人,以何立世?为什么我在初中重视传记课程,就是如此呀。
22.孩子怕输,所以放弃努力。重点是努力不是为了输赢,是为了领会知识,欣赏更宽广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