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不与父母见面的日子,是从08年步入大学的那个夏季开始的,自那以后与父母见面的日子就只有寒暑假,其他时间就只能靠电话。大概我也算得上是一个独立的孩子,一个人赶往另一个陌生的城市就学,去见陌生的同学与同学家长,他们初次见我的表情就像我是一个孤儿。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我每周都会往家里打电话,而他们不会,在我心里,父母一直都在那里,给我依靠。
大学里的日子久了,同学也都熟悉了,初入大学的那种形单影只不再有当初那么强烈了,我也渐渐习惯了长期不与父母见面的生活。甚至,大二的那年寒假,我没有回家过年,而是随着一群陌生人赶往上海做了一个半月的流水线工人。除夕的那天晚上,我也只是打了几分钟的电话边匆匆了事,好像我不再需要父母一样。
大三结束,我带着那份自信前往上海实习,好像一切顺利,我轻松进入一家游戏公司实习,算上补贴加班费,扣除平日开销每月还有2K多剩余,到实习结束,大学四年的助学贷款已经如数还清。毕业后我换了工作,因为薪资不理想。同样,一切顺风顺水,这样一路走来,我已毕业三年有余,而每周打电话已成了我的生活习惯。
去年开始读在职研后,我把一部分个人积蓄从基金转入股市,由于缺乏技能与经验,总资金损失近20%,随时时间的推移,股市的资金占也比不断攀升。好在我心里也并不在意,因为我是把投资作为一生的事业来看的,所以这一切在我看来也并没有什么不同。
16年春节,父母劝我退出股市,我们谈了很多,彼此算是达成了共识,我继续做我的投资。节后我学了钢琴,作为16年的兴趣,也为我大学时的梦想,不为事业。钢琴机构有项补贴,但需要户口信息,我便让父母把户口信息拍照发我,事情完了之后老爸电话过来说我要用户口信息申请贷款投入股市。
第一次,我有种孤独的感觉,因为父母的不信任。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姐姐,我便不再有其他的亲人,其他依靠的对象。关于亲情,那天我想了很多。其实,我从不曾走远,纵然我不在他们身旁,每周打电话看似习惯,其实更是一种牵挂、一种依靠。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漠视了其中的意义。
以后的路还很长,我会努力走的远,也会努力保持挂念。爸妈,我永远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