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第三本
作者:阿来
《云中记》今天刚看完的一本书,记得当初买这本书的时候是被这个书名吸引。“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的这篇一剪梅大家一定都熟悉,我原本以为这本书是写李清照的故事,所以根本没看简介就把买回来了,拆封后才发现,这本书是以藏族村落“云中村”在汶川地震后搬迁重建为背景,通过一位乡村祭师阿巴的视角,讲述了人与自然、生命与si亡、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深刻冲突和交融的故事。
主人公阿巴是云中村的一位乡村祭师,他既是一个坚守传统的老人,又是一个勇于面对现代挑战的斗士。在汶川地震四年后,他选择重回云中村安抚亡灵。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许多传统文化和价值观都面临着消失的危险。然而,阿巴一家的故事告诉我们,传统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财富。只有当我们尊重并传承传统时,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书中作者以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云中村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除了自然风光外,作者还深入挖掘了云中村的人文气息。他描述了藏民们淳朴善良的性格,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亲情和友情。
摘抄:
①树不说话。树用不断降落的枯叶说话。树用不断绽裂、剥落的树皮说话。树皮不断剥落,露出了里面惨白的身体。
②痛楚来得那么快,犹如一道闪电。去得却那么慢,仿佛一条还未羽化成蝶的毛毛虫在蠕蠕而动
③看不见,阳光像一匹门帘。阿巴也赤着脚,从那光帘中钻出来
④“告诉”,是瓦约乡的古老风俗。两个人在路上遇见,要是昨天才见过面,就互相把昨天以来的事情告诉一遍。要是一个月一年没见过面。就把一个月一年以来的事情告诉一遍。所以,方圆百十里,全乡七个村子家家户户的事情,彼此都清清楚楚。现在,除了一些守旧的人,没有多少人耐烦两个人站在路上,重述一天、一月、一年来所经过的那些事情了。
⑤有人还想出了一个比喻,世界上所有的水流开始的时候,都是一小股一小股聚在一起。越往前,就要汇入更大的水流,蕞后,流入到大海,就分不出这些水是从哪里来的了。阿巴想,以后,没有了云中村,也就没有人来祭祀阿吾塔毗了。他回来,是要把云中村的亡魂聚集起来。如果云中村没有消失,阿巴和他们就跟云中村在一起。如果云中村消失,他也要把这些亡魂召集到一起,和云中村一起消失。